[发明专利]设有反应剂再循环装置的干式酸性气体及二恶英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61076.3 | 申请日: | 201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金泰寅;韩成信;康海文;郑国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鸟环境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6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反应 再循环 装置 酸性 气体 二恶英 处理 设备 | ||
1.一种设有再循环装置的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剂供给部,包括反应剂储存罐和反应剂供给管线,所述反应剂储存罐用于收容反应剂,所述反应剂供给管线从所述反应剂储存罐接收反应剂来进行移送;
反应部,具有封闭的结构,包括盖部、隔板部及反应剂粉碎机,所述隔板部的一侧与所述盖部的上部相连接,另一侧末端与所述盖部的下部隔开形成,并将所述盖部分成气体流入室和反应剂混合室,所述反应剂粉碎机设置于所述隔板部的另一侧末端与所述盖部的下部之间,用于粉碎反应剂;
过滤集尘部,与所述反应剂混合室相连通,包括排列的多个过滤器,用于过滤并排出粉尘;以及
反应剂再循环部,包括反应剂再循环管线,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被设置成一侧与所述过滤集尘部的排出口相连通,另一侧贯通所述反应剂混合室和所述隔板部,以使反应剂供给到所述气体流入室,
其中,所述盖部的下部具有越朝向下侧方向截面越缩小的结构,以使得反应剂聚集,所述反应剂粉碎机设置于缩小了的所述截面的下部,
所述隔板部具有固定部与游动部,所述固定部从所述盖部的上部延伸形成,所述游动部以能够游动的方式与所述固定部的下部末端相连接,
游动部由柔软的材质形成,并且构成为与反应剂粉碎机相接触,从而在确保反应剂粉碎机顺畅地旋转的同时,防止流经所述气体流入室的有害气体在所述反应剂粉碎机的上部泄露而直接流到所述反应剂混合室,并且使所述有害气体仅流经反应剂粉碎机,以使所述有害气体有效地与反应剂进行混合及反应,
在所述反应剂粉碎机的内部收容有多孔质的陶瓷球,所述反应剂粉碎机以能够进行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盖部的下部,以能够粉碎被凝集的反应剂,并具有通气结构的滚筒,
所述滚筒的通气结构由硬材质的网格结构实现,聚集于所述盖部的下部的反应剂借助通过所述滚筒的旋转来产生的所述滚筒与所述盖部的下部之间的摩擦力来被粉碎,所述陶瓷球借助所述滚筒的旋转在所述滚筒的内部进行路径不规则的运动,由此提高有害气体与反应剂的混合率和反应率,
所述反应部具有前部面和后部面,所述前部面垂直地配置于所述反应部,所述后部面与所述前部面相同地垂直地配置于所述反应部,所述隔板部平行地配置于所述前部面与所述后部面之间,
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的外部面呈圆柱形,并贯通所述后部面与所述隔板部,形成于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的开口部露出于所述气体流入室,以排出反应剂,
在所述反应部的所述气体流入室的上端形成使含有有害物质的有害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在所述反应部的所述反应剂混合室的上端形成使与反应剂混合的有害气体流出的流出口,在所述反应部内的所述隔板的下部设有反应剂粉碎机,所述有害气体流入至所述反应部的所述流入口而沿着所述气体流入室移动,并且流经所述反应剂粉碎机而沿着所述反应剂混合室移动,通过所述流出口流出,
所述反应剂供给管线与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作为彼此不同的结构,分别形成于彼此不同的高度,并且分别具有彼此不同的开口部,
所述反应剂供给管线贯通所述反应部的所述盖部的前部面,从而所述反应剂供给管线的开口部设置为暴露于所述气体流入室,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贯通所述盖部的后部面和所述隔板部的所述固定部,从而与所述反应剂供给管线相同地,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的开口部设置为暴露于所述气体流入室,从而反应剂能够通过所述反应剂供给管线和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供给至所述气体流入室,
供给到所述气体流入室的反应剂因重力下落至所述盖部的下部,从而所述有害气体与反应剂在设置于所述隔板部的末端与所述盖部的截面缩小了的下部之间的所述反应剂粉碎机反应而实现粒子化,
在所述过滤器的向所述反应剂混合室侧露出的外部面形成有反应剂成分的涂敷层,所述涂敷层的厚度为250μm至350μm,
所述反应剂再循环部包括用于控制向所述反应剂再循环管线移送的粉尘中的水分供给的水分供给控制部,所述水分供给控制部通过考虑由所述过滤器所过滤的粉尘的含水率来控制水分的喷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鸟环境株式会社,未经蓝鸟环境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0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