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0623.6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汉周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周镐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H05H1/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车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气泡 自动 生成 等离子体 单元 | ||
1.一种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反应器(A),其包括:第一反应水管(100),在一定长度的管体外围缠绕有二次线圈(130),在管体内部形成有静态混合器(110);绝缘管体(105),以一定长度设置在除了共振发生部(140)的第一反应水管(100)的外侧,所述共振发生部形成在缠绕在所述第一反应水管(100)的二次线圈(130)的外侧;以及共振发生部(140),通过共振点调整通过缠线数调整缠绕筒(160)缠绕在一次线圈缠绕筒(150)上的一次线圈(120)的缠线数,在以一定间隔设置在二次线圈(130)的外侧的一次线圈缠绕筒(150)上缠绕有一次线圈(120),所述二次线圈(130)位于所述第一反应水管(100)的水流入部;所述缠线数调整缠绕筒(160)设置有正逆旋转的电动机(170),共振传感器(180)向二次线圈(130)施加共振信息,由此控制缠线数调整缠绕筒(160);以及
第二反应器(B),其包括:第二反应水管(200),与所述第一反应水管(100)连接而供应得到在第一反应水管(100)处理的处理水,并由一定长度的绝缘管构成;内部电极(210),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水管(200)的内部,由凯尼克型混合器形态的构造物而成,在由导电体而成的凯尼克型混合器形态的构造物的外框边缘设有绝缘层(212);以及外部电极(220),设置为与所述内部电极210不导电,由圆桶网格状管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水管(100)由水晶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水管(100)的内部的静态混合器(110)由非导体的凯尼克型混合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数调整缠绕筒(160)与一次线圈缠绕筒(150)平行地侧部设置,且在一侧形成有驱动齿轮(162)而与形成在一次线圈缠绕筒(150)上的联动齿轮(152)啮合,所述缠线数调整缠绕筒(160)设置有由正逆旋转的步进电机而成的电动机(170),所述电动机(170)通过施加设置在二次线圈(130)一侧的共振传感器(180)的共振信息,从而执行调整一次线圈缠绕筒(150)上的一次线圈(120)的缠线数的控制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线圈(130)是由白金线、白金族合金线、在银线上镀上白金的镀白金线中的一种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线圈(120)的起点与第一供电部(C)的阴电极(C1)连接,一次线圈(120)的末端部与从第一供电部(C)的阳电极(C2)导出并连接的放电部(E)连接,
所述二次线圈(130)的起点与第一反应水管(100)的入口侧可接触地进行连接,二次线圈(130)的末端部固定在第一反应水管(100)的出口侧而连接成与通过第一反应水管(100)的水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部(E)由棒状双电极(190)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双电极(190)是由在钛的基础上镀上白金族合金薄膜、或者导电性钻石或者浸渍碳化硼中的一种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极(210)与第二供电部(D)的阴电极(D1)连接,所述外部电极(220)与第二供电部(D)的阳电极(D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泡自动生成等离子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水管(200)的内部的内部电极(210)朝非导体的凯尼克型混合器形态的构造物中央连接有导线(2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周镐,未经汉周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6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撬装式移动脱盐装置
- 下一篇:超声波和UV光解芬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