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AEE效应的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60529.0 申请日: 2017-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7011244B 公开(公告)日: 2019-06-28
发明(设计)人: 石建兵;任飞;董宇平;佟斌;支俊格;罗姗姗;刘国罡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09/94 分类号: C07D209/94;C07D405/14;C09K11/06
代理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代理人: 杨志兵;仇蕾安
地址: 10008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吡咯衍生物 丁二烯 制备 有机合成技术 有机荧光染料 稠环衍生物 发光波长 共轭结构 近红外光 红光区 六元环 五元环 一锅法 苯环 橙光 碘化 红光 可用 三环 吡咯 合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AEE效应的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所述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吡咯‑环丁二烯‑苯环”三环相并的大π共轭结构的苯并稠环衍生物,具有AEE性质,而且发光波长均高于550nm,处于橙光区或红光区,可用于合成红光或近红外光有机荧光染料。本发明制备所述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采用的方法为一锅法,主要是通过3,4位碘化的吡咯衍生物连续发生Sonogashira反应和cyclotrimerization反应而形成五元环并四元环并六元环的芳香π体系,操作简单,而且所用原料便宜易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AEE效应的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早在1881年研究人员就发现了具有荧光的化合物,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荧光化合物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如发光二极管、生物探针、化学传感等。有机荧光染料中由于其有机基团的可修饰性以及对生物体毒性小等优势,使其在化学检测和生物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在稀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发光,但是其发光强度随着溶液中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聚集导致荧光淬灭(Aggregation-CausedQuenching,ACQ)。ACQ现象的存在是因为荧光化合物多为芳香结构,浓度升高使其分子间发生聚集,很容易形成π-π堆积,从而形成了导致荧光淬灭的激基缔合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聚集问题不可避免,而各种化学、物理方法的尝试只是降低了聚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ACQ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001年,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等人发现1-甲基-1,2,3,4,5-五苯基噻咯(Silole)在溶液中不发光,而其在聚集态下发很强的荧光,并将这一现象定义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效应[J.Luo,Z.Xie,B.Z.Tang,etc.Chem.Commun.2001,1740.]。AIE现象的发现从根本上解决了ACQ问题,从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随后,人们发现有些化合物在溶液中发光较弱,而聚集后发光增强,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聚集发光增强(Aggregation-Enhanced Emission,AEE)。具有AIE/AEE性质的化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化学探针、生物探针以及细胞及活体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已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关于AIE/AEE化合物及其应用的报道,如2017年1月18日授权的公告号为CN104974745B发明专利,名称为《两亲性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发光物及其应用》;2016年11月30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6167500A的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爆炸物TNT检测分析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6年11月9号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6085416A的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年10月12号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6000216A的发明专利,名称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率的表面活性剂》等等。纵观已见报道的AIE/AEE化合物,其多数是基于silole(噻咯)或四苯基乙烯(Tetraphenylethene,TPE)为主要核心结构的衍生物,表明具有AIE/AEE性质的核心结构化合物还比较有限。另外,以TPE或Silole为核心的荧光化合物发光波长主要局限在蓝光或黄光区,而且一些蓝光黄光区的AIE染料背景荧光较大会限制其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AEE效应的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该衍生物是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荧光化合物,在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核心结构的吡咯的1,2,5位上以及苯环的2,3,5位上引入不同的基团所形成的衍生物,都具有AEE性质,而且发光波长均高于550nm,处于橙光区或红光区,可用于合成红光或近红外光有机荧光染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苯并环丁二烯并吡咯衍生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3,4位碘化的吡咯衍生物连续发生Sonogashira反应和cyclotrimerization反应而形成五元环并四元环并六元环的芳香π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