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自由基离子液体及自组装离子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0485.1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效;张立德;赵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利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36 | 分类号: | C08J9/36;C08J5/18;C08L71/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基 离子 液体 组装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自由基离子液体,以及该负自由基离子液体的分离方法,属于化工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氧化性的决定因素是该物质中高价态元素的得电子倾向。在溶液中,根据双电层理论,氧化性的大小反映为氧化剂的标准氢电极电势:电势越高,则氧化性越强;电势越低,则氧化性越弱,相对应的,其还原态的还原性则越强。传统氧化剂按照介质需求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氧化剂,其中酸性介质氧化剂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重铬酸钠、铬酸和硝酸等,该类氧化剂易挥发,使用时需要使用者进行防护,存在安全隐患;碱性介质氧化剂包括次氯酸钠、过碳酸钠、过硼酸钠和过硼酸钾等,该类氧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中性氧化剂例如溴、碘等,也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为此,制备一种安全型好,氧化能力强的新型氧化剂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自由基离子液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自由基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自由基离子液体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制备而成:多孔纳米氧化硅0.5份~5份、碱性聚合物电解质1份~20份和水80份~20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为碱性除氧去离子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碱性聚合物电解质为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以水为介质,使用安全性好,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负自由基离子液体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2)多孔纳米氧化硅溶液的制备;
(3)自组装离子的分离;
所述步骤(1)中,将聚环氧乙烷和水混合后,在92℃~95℃水浴搅拌并成分混匀,然后将氢氧化锂水溶液缓慢加入到聚环氧乙烷水溶液中,形成均一的胶体,将得到的胶体拉制成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
所述步骤(2)中,将粒径为15nm~100nm多孔纳米氧化硅加入30℃~40℃的温水中,匀速搅拌成均一的多孔纳米氧化硅溶液;
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2)制得的多孔纳米氧化硅溶液均匀涂覆到步骤(1)的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上,然后张紧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并注入碱性除氧去离子水,然后将通过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过滤后的水溶液取出,静置10h~30h,待溶液分层后得到不溶于水的自组装自由基离子凝聚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3)中,碱性除氧去离子水的制备方法为,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min~30min,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锂水溶液调节PH=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3)中,通过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过滤后的水溶液取出后,重新使用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过滤2次~4次。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离中自组装负自由基离子液体,强碱性电解质,得到了完全电离后,由于离子能够独立移动,由于负自由基离子迁移速度快,并具有亲水性,因此能够快速地自组装成负自由基离子液体,即为H2O·OH-,同时还解决了OH-负离子热力学上的稳定性问题,工艺简单,实用价值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自由基离子液体,述负自由基离子液体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制备而成,其中多孔纳米氧化硅0.5份~5份、碱性聚合物电解质1份~20份和水80份~200份,其中,碱性聚合物电解质为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水为碱性除氧去离子水。
负自由基离子液体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将聚环氧乙烷和水混合后,在92℃~95℃水浴搅拌并成分混匀,然后将氢氧化锂水溶液缓慢加入到聚环氧乙烷水溶液中,形成均一的胶体,将得到的胶体拉制成多孔聚环氧乙烷-氢氧化锂-水聚合物薄膜;
(2)多孔纳米氧化硅溶液的制备,将粒径为15nm~100nm多孔纳米氧化硅加入30℃~40℃的温水中,匀速搅拌成均一的多孔纳米氧化硅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利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利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人沙发(T602)
- 下一篇:单椅(T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