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测试用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8918.X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柯娃;吴亮;项晨;朱军平;刘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03 | 分类号: | G01N27/403;G01R31/36;H01M4/62;H01M4/14;H01M4/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测试 用工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测试用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工作电极包括导电基体、多孔活性物质层和离子可渗透薄膜;多孔活性物质层由多孔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导电集体表面后固化形成。离子可渗透薄膜包覆于多孔活性物质层表面。本发明能够克服原有过程工作电极测试使用的极板面积大,对仪器测试量程要求大和不能精准测量过程中活性物质质量变化,造成研究过程操作的不足。利用该工作电极可以从电化学方面来研究在化成过程或者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材料的变化过程,能够满足铅酸蓄电池研究活性物质特性时仪器的测试量程和测试安装,研究过程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测试用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应用发展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在工艺生产技术上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但随着其它新型能源电池技术的兴起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铅蓄电池的初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引进了新材料、新物质的应用来提高其性能,在对添加新材料后的活性物质检测其铅及铅氧化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判断其析氢析氧电位来决定其应用前景
目前,铅酸蓄电池行业在研究电池活性物质的循环伏安曲线或者交流阻抗技术测试时,采用极板上取样包膜后用环氧树脂覆盖在其表面,然后在表面开窗使其与测试溶液接触反应,过程使用的极板面积大,对仪器测试量程要求大和不能精准测量过程中活性物质质量变化,这对研究极板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研究过程操作不便。
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74940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研究用工作电极,旨在解决现有的极板不能满足铅酸蓄电池研究活性物质特性时仪器的测试量程和测试安装,研究过程操作不便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绝缘体环、与绝缘体环紧固连接的导电铅条,导电铅条前端设有“十”字形的固化头,固化头设置在绝缘体环内,绝缘体环内固化有活性物质,固化头封闭固化在活性物质内。这种结构的工作电极可以从电化学方面来研究在化成过程或者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材料的变化过程,能够满足铅酸蓄电池研究活性物质特性时仪器的测试量程和测试安装,研究过程操作方便。
上述专利是从结构方面对工作电极进行改进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需要从其材料上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测试用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原有过程工作电极测试使用的极板面积大,对仪器测试量程要求大和不能精准测量过程中活性物质质量变化,造成研究过程操作的不足。利用该工作电极可以从电化学方面来研究在化成过程或者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材料的变化过程,能够满足铅酸蓄电池研究活性物质特性时仪器的测试量程和测试安装,研究过程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测试用工作电极,包括导电基体、多孔活性物质层和离子可渗透薄膜;所述多孔活性物质层由多孔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所述导电集体表面后固化形成,所述离子可渗透薄膜包覆于多孔活性物质层表面;离子可渗透薄膜为可阻挡铅离子自由迁移、渗透的小孔径离子交换膜。
本发明能够克服原有过程工作电极测试使用的极板面积大,对仪器测试量程要求大和不能精准测量过程中活性物质质量变化,造成研究过程操作的不足。利用该工作电极可以从电化学方面来研究在化成过程或者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材料的变化过程,能够满足铅酸蓄电池研究活性物质特性时仪器的测试量程和测试安装,研究过程操作方便。
其中,离子可渗透薄膜的作用主要是抵挡金属大颗粒物质自由移动到溶液中,同时与活性物质形成微电路,加大自放电电流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基体为导电铅金属、铅合金或耐腐蚀导电金属。
采用上述金属作为支撑骨架和电流传输集流体,能快速的将其活性物质进行转化。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基体的厚度为1-10mm,所述多孔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5-25mm,所述离子可渗透薄膜的厚度为2-4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气织机辅喷增压双储气缸
- 下一篇:一种喷气织机气源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