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插即用式节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8839.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龙;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紫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19/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插即用 节能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插即用式节能灯,包括电座以及灯座,电座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三中空部,电座右侧端面内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窄槽,第三中空部内设有上电装置,上电装置右侧端面内设有插锁处,插锁处左侧的上电装置内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左侧的上电装置内设有第一中空部,第一活动槽下方的上电装置内设有左侧端与第一中空部底部相穿通设置的第二中空部,插锁处左侧内壁上下相对固定设有弹力柱,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上电推柱,上电推柱右侧伸长段延入插锁处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灯座插入时自动控制驱动锁定连接同时完成自动上电连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即插即用式节能灯。
背景技术
节能灯已经逐渐取代现有白炽灯成为广泛使用的照明设备,由于节能灯是通过拧合与上电端连接的,内部没有可靠的上锁结构,容易发生松动,且其拧接过程较为繁琐费力且上电连接较为不稳定,极易发生接触不良而导致瞎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插即用式节能灯,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即插即用式节能灯,包括电座以及灯座,所述电座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三中空部,所述电座右侧端面内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窄槽,所述第三中空部内设有上电装置,所述上电装置右侧端面内设有插锁处,所述插锁处左侧的所述上电装置内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左侧的所述上电装置内设有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一活动槽下方的所述上电装置内设有左侧端与所述第一中空部底部相穿通设置的第二中空部,所述插锁处左侧内壁上下相对固定设有弹力柱,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上电推柱,所述上电推柱右侧伸长段延入所述插锁处内,且上下端面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所述弹力柱内侧面互抵,所述上电推柱右侧端面内设有螺型孔,所述螺型孔内螺型配合连接有螺型杆,所述第一中空部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旋件,所述旋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中空部内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中空部内底面内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左活动块,所述左活动块顶部端面内设有电马达,所述电马达与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所述插锁处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顶部延入所述插锁处内的右活动块,所述灯座内设有匹配槽,所述匹配槽右侧内壁设有电连孔,所述灯座右端固定设置有U型灯管,所述U型灯管与所述电连孔电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中空部右侧端与所述窄槽左侧上方相穿通设置,所述窄槽内部核心位置处设有轴销,所述轴销上活动配合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离去所述轴销一侧设有嵌接部,所述窄槽顶部端面设有弹力片,所述轴销与所述嵌接部之间的所述隔离板左右两侧外壁内均设有手环槽。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旋件左侧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一中空部左侧内壁活动配合连接,所述旋件右侧伸长段穿通所述第一中空部与所述第一活动槽之间的侧面且末梢与所述螺型杆左侧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槽左侧端与所述插锁处右侧端相穿通设置且所述插锁处上下两侧的所述弹力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上电推柱左侧上下端面均设有导活槽,所述导活槽内活动配合连接有导活块,上下两侧的所述导活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槽右侧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推柱右侧端设有双斜坡头,所述双斜坡头右侧端面上设有上电柱。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活动槽左侧内壁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连轴,所述连轴左侧段穿通所述第二活动槽与所述通腔之间所述上电装置的内侧面且左侧末梢处于所述左活动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轴右侧伸长末梢与所述右活动块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通腔与所述右活动块之间的所述连轴外表面设有弹力件。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动槽左侧端面内设有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电马达电连接。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匹配槽右侧的上下内壁内设有定位槽,所述灯座左侧端面底部设有第一嵌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紫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紫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