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调节式喷口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8402.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森洁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调节 喷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燃气供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调节式喷口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喷射时刻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现有技术都是以发动机在给定的转速下,给发动机一个喷射提前角,使得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浓度增加,以达到放热速率最快,燃烧周期短的目的。
但是这也导致了燃气体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均匀,出现气门积碳等现象,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调节式喷口结构,实现一种可调节方向的燃气喷头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与燃烧室的接触面积较小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燃气调节式喷口结构,包括喷管,在喷管的外侧套有一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径与喷管外侧过盈配合,在喷管的下端还设置有一个圆柱形支撑台,所述固定环的周向方向上固定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有一个凹槽,凹槽的两端卡住圆柱形支撑台的端部且与圆柱形支撑台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轴线与圆柱形支撑台的中心线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结构实现了对喷管沿某一直线方向上下的调节,以此调节与喷管连接的喷嘴喷射燃气的方向,使燃气可充分喷射在燃烧室内,使燃气均匀、充分燃烧,这样在喷射同等量燃气体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喷头结构更能增加发动机的动力,并且解决了燃气燃烧不均匀、不充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喷管一端还设置有喷嘴机构,所述喷嘴机构包括一个环形喷射板,在环形喷射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主喷头,在主喷头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副喷头,所述副喷头以主喷头的中心点为圆心形成一个圆环形。进一步的,本发明对喷管的喷嘴机构也做了改进,首先将一个环形喷射板作为喷嘴机构的基板,在环形喷射板上设置若干个成环形的副喷嘴,以此可加大燃气喷出时的散射度,使燃气可以更加均匀、更大范围的喷射到燃烧室中,以便燃气均匀、充分燃烧。在若干个副喷头中心设置一个主喷体,可保证燃气供应时的主要动能。
所述环形喷射板背离喷管的面为一个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沿喷管指向喷气口的方向逐渐凸出。进一步的,整个环形喷射板呈现一个向燃烧室凸出的弧形,以此扩大副喷嘴喷射燃气时的散射度,增加与燃烧室接触的面积。
所述主喷头的喷孔内径沿喷管指向喷气口的方向线性减小。进一步的,将喷孔的内径设计来沿喷管指向喷气口的方向线性减小可使增加燃气喷出喷孔时的喷射力,使得燃气可喷到燃烧室内更远的地方,以便充分供气燃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燃气调节式喷口结构,在喷管的下端设置一个圆柱形支撑台,并在喷管的周向方向上套一个固定环,将喷管与圆柱形支撑台通过连接块、转轴等实现了一种铰接结构,以此来调节与喷管连接的喷嘴喷射燃气的方向,使燃气可充分喷射在燃烧室内,达到使燃气均匀、充分燃烧的目的;
2、本发明一种燃气调节式喷口结构,通过对喷嘴机构作改进,增加了燃气喷出时的散射度,使燃气可以更加均匀、更大范围的喷射到燃烧室中,进一步的达到使燃气均匀、充分燃烧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环形喷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喷管,2-固定环,3-圆柱形支撑台,4-连接块,5-转轴,6-环形喷射板,7-主喷头,8-副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森洁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森洁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