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8315.X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B17/88;A61F2/28;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填充装置,包括:主体杆;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环绕主体杆设置并与主体杆之间围成填充空间,支撑组件具有与填充空间连通的填充开口;其中,支撑组件包括辐盘和多根支撑辐条,各根支撑辐条的第一端均安装在辐盘上,各根支撑辐条的第二端均安装在主体杆上;辐盘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杆上并沿主体杆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多根支撑辐条与主体杆之间围成填充空间。本发明中的骨填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缺损治疗的方法无法有效植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缺损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骨科切除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正畸手术等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骨缺损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是骨科重要的技术问题。骨缺损治疗虽然可采用骨移植、组织工程技术、膜引导性组织再生技术、基因疗法等,但没有彻底的进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常规的解决方法是使用自体骨或异体骨的骨块、骨颗粒、骨泥等将缺损部位进行填充塑形,再植入相应的假体或固定用器械以完成手术,或者直接用金属填充物进行填充。较小的缺损采取颗粒性植骨、结构性植骨或扩大翻修假体的直径等方法重建多能获得良好效果。
然而,当缺损严重时,行翻修常常十分棘手,其难点在于缺乏有效的支撑结构,既能将假体重建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容纳新的假体并使之达到稳固的初始固定,又能保证该支撑物下的植骨颗粒与骨床有一个稳定的愈合环境,有效修复骨缺损。不仅如此,骨缺损分开放型骨缺损、中央型骨缺损,开放型骨缺损很难对植骨材料提供很好的包容,从而增大了植骨的难度。
植骨材料最终形成理想的骨性支撑还必须经过一个吸收后再次成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骨材料的强度、刚度、支撑能力将大大降低,从而无法发挥预期的骨填充、骨支撑作用,从而面临植骨区再次塌陷的可能,并直接影响植入物假体的寿命。因此,在植骨的同时能很好地收纳植骨材料,同时能提供植骨材料很好的刚性结构是植骨术业内热衷解决的课题。
此外,金属填充物虽然是有效的选择,但金属填充物无法发挥自体骨或异体骨所具有的独特的成骨能力,而且质地坚硬(高的弹性模量),容易引起局部区域应力遮挡导致的骨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填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骨缺损治疗的方法无法有效植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填充装置,包括:主体杆;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环绕主体杆设置并与主体杆之间围成填充空间,支撑组件具有与填充空间连通的填充开口;其中,支撑组件包括辐盘和多根支撑辐条,各根支撑辐条的第一端均安装在辐盘上,各根支撑辐条的第二端均安装在主体杆上;辐盘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杆上并沿主体杆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多根支撑辐条与主体杆之间围成填充空间。
进一步地,填充开口为相邻两根支撑辐条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主体杆具有直杆段,支撑辐条为弧形条,各根支撑辐条与主体杆之间围成弓形结构,填充空间包括多个弓形结构的腔体。
进一步地,辐盘具有多个限位孔,各根支撑辐条的第一端均可拆卸地插设在相应的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安装在主体杆上,支撑辐条的第二端与锁紧件连接以通过锁紧件安装在主体杆上。
进一步地,辐盘和锁紧件均为环状,锁紧件可转动地套设在主体杆上;辐盘可拆卸地套设在主体杆上并与主体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主体杆为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具有光杆颈部和螺纹杆部,光杆颈部远离螺纹杆部的一端设置有螺帽部;辐盘可拆卸地套设在螺纹杆部上,锁紧件套设在光杆颈部上。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弹性筋条,弹性筋条设置在相邻两根支撑辐条之间以连接相邻两根支撑辐条。
进一步地,弹性筋条为直条状或弯曲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