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抢劫报警的报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8032.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凌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抢劫 报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信息采集设备,具体涉及用于抢劫报警的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同时行车记录仪也可以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然而,现在出现了很多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抢劫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由于车内缺少监控设备,从而加大了对犯罪人员抓捕的难度,同时,一些设置于车内的摄像头,位置明显,非常容易被犯罪人员察觉,从而对这些摄像头进行破坏,导致无法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抢劫的犯罪案件由于车内缺少监控设备,从而加大了对犯罪人员抓捕的难度,同时,一些设置于车内的摄像头,位置明显,非常容易被犯罪人员察觉,从而对这些摄像头进行破坏,导致无法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抢劫报警的报警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抢劫报警的报警设备,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外壁并朝向车辆外部的第一摄像头、转盘、连杆、第一电机、第二摄像头、滑盖、第二电机、控制装置和安装于车辆方向盘上的按钮;所述机体通过转盘连接于连杆,且连杆安装于车辆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机体内部,并带动转盘旋转;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机体外壁,且位于远离安装有第一摄像头的面;所述滑盖设置于机体外壁外侧,且滑盖关闭时遮盖于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机体内部,并开闭滑盖;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机体内部,且包括:用于在按钮触发时,开启第二摄像头,并控制第二电机打开滑盖的控制模块;用于储存信息的储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按钮触发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转盘旋转;所述控制模块于识别第二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并将识别到的有人脸的图像信息储存至储存模块。
现有技术中,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抢劫的犯罪案件由于车内缺少监控设备,从而加大了对犯罪人员抓捕的难度,同时,一些设置于车内的摄像头,位置明显,非常容易被犯罪人员察觉,从而对这些摄像头进行破坏,导致无法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本发明应用时,当司机遇到抢劫时,司机触发方向盘上的按钮,控制模块开启第二摄像头,并控制第二电机打开滑盖,第二摄像头采集车内的信息,使得犯罪人员的犯罪过程被摄录的同时,不易被犯罪分子察觉;控制模块在按钮触发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使得机体旋转,第二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变化,从而不会发生漏拍的情况;而且控制模块还可以识别第二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并将识别到的有人脸的图像信息储存至储存模块,从而将带有犯罪人员面部特征的图像信息进行留存作为证据。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多种装置,实现了对犯罪人员进行拍摄,同时,拍摄位置隐秘,不易被犯罪人员察觉破坏,使得可以及时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识别到的有人脸的图像信息发送至远程端的无线通信模块。
本发明应用时,无线通信模块将识别到的有人脸的图像信息发送至远程端,这里所说远程端可以为110报警中心,也可以为手机。为了防止犯罪人员发现该设备并对其进行破坏,识别到的有人脸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使得可以及时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带动转盘旋转的角度为两侧各5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摄像头采用1080P高清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摄像头采用高速摄像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抢劫报警的报警设备,通过设置上述多种装置,实现了对犯罪人员进行拍摄,同时,拍摄位置隐秘,不易被犯罪人员察觉破坏,使得可以及时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
2、本发明用于抢劫报警的报警设备,识别到的有人脸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使得可以及时掌握犯罪人员的相关证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凌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凌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