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8004.3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涛;顾立强;方锦涛;秦本刚;杨羿;李亮;陈刚;何雯婷;涂哲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B5/11;G01N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臂丛根性 损伤 闭合 动物 模型 装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所述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包括平面板、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进行施力的施力装置,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平面板上。本发明提供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改良以往的动物实验造模方式,通过将实验动物躯干置于容器中、前肢置于容器附属器中,利用施力装置对实验动物的肘关节施加力作用。通过所述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影响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臂丛根性损伤动物模型均为开放制作,即分别通过背侧和腹侧入路暴露臂丛神经根,然后用显微器械将其逐一向外拔出,所撕脱的神经根连同神经干一起剪除。然而,两种方法均采用了手术切开的方式,损伤较大,从而会影响对实验动物进行准确的功能学及神经形态学评价;其次,模型制作过程中牵拉神经根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时间难以定量,很难达到标准化。除此之外,开放手术造模不能模拟人类臂丛根性损伤的受伤机制,一种快速、高能量暴力导致的颈-肩分离。Narakas在一项超过1000例臂丛损伤患者的调查中发现70%的创伤性臂丛损伤是由机动车车祸引起的,除此之外还有牵拉伤及压砸伤。总体来说,人类臂丛根性损伤的受伤机制主要是头部固定撞击肩部,或肩部固定撞击头部而造成头颈之间的颈部筋膜、斜方肌、臂丛神经椎间孔韧带结构的分离,最后脑脊膜的抗张强度也被超越,则臂丛根丝失去保护,从而导致椎间孔神经根损伤。
为了模拟人类臂丛根性损伤的受伤机制,Spinner等设计了一种模型制作装置,通过对实验大鼠前肢被动牵拉的方法制作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研究发现撕脱神经根的数量与牵拉力的大小显著相关,而与实验动物的体重无明显相关。然而,在此方法中只有一个方向的牵拉力可以传递至实验大鼠的前肢,即肩关节外展90°,这也导致了该模型制作装置不能模拟临床特定的神经根损伤类型。另外,证明一个动物模型是否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全面而详细的功能及组织学评估是必要的,而该研究并没有对此模型进行有效的评估,故很难将其作为动物模型应用于臂丛根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因此,建立可靠、准确的模拟人类臂丛根性损伤受伤机制的动物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臂丛根性损伤修复及重建的实验研究极为必要,而现有技术中尚无此种技术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及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旨在建立模拟臂丛根性损伤受伤机制、符合临床神经根损伤病理特点的动物模型。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包括固定座、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躯干的容器、用于放置所述动物肘关节的可移动的容器附属器及对所述动物肘关节施加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作用力的施力装置;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容器上具有孔洞,所述容器附属器具有供所述动物肘关节伸入的入口。
具体地,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滑轮及绳索,所述滑轮能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平面板上,并且位于所述容器的侧边位置;所述绳索的绕置于所述滑轮上,其一端伸入所述容器附属器并与所述动物的肘关节连接,另一端与某一重量的所述配重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施力装置还包括导杆以及螺丝,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绳索连接,其下端通过所述螺丝与某一重量的所述配重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固定座为一竖向放置的平面板。
具体地,所述配重块为砝码。
具体地,容器附属器为一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套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臂丛根性损伤闭合动物模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臂丛根性损伤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8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片观片片
- 下一篇:一种牛子宫复位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