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散流动相逆流层析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7364.1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耀昌;王子晖;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红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杨行宇 |
地址: | 中国香港将军澳培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散 流动 逆流 层析 分离 方法 | ||
1.一种逆流层析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逆流程序,将待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溶质由被驱散为细小液滴悬浮的流动相液携带流经一根或多根串联的固定相分离柱,固定相分离柱载有与流动相液互不混溶的固定相液;
其中,利用驱散装置在接近流动相进入固定相分离柱入口处或入口附近,将流动相驱散成小液滴;
所述的驱散装置包括电磁或机械推动的搅拌器或超声波,所述小液滴平均直径小于其流经分离柱内口径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相溶剂为流动相,配合有机溶剂作固定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配合水相溶剂作固定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离的溶质从固定相分离柱洗脱出来的流动相液中收集,而不同溶质的分离是基于它们从分离柱洗脱出来的时间差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离的溶质从一或多根分离柱的固定相排放液中收集,而不同溶质的分离是基于它们于程序完成后留在不同分离柱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小液滴往上流经载有固定相的分离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小液滴往下流经载有固定相的分离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会先流经一载有固定相溶剂的平衡柱,并与固定相平衡,然后才流入层析系统中的第一根分离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分离混合物溶于少量流动相溶液中注入第一根分离柱,从而进入层析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分离混合物溶于少量固定相溶液中注入第一根分离柱,从而进入层析系统。
11.一种柱层析分离系统,包括一根或多根串联的固定相分离柱,以及流动相入口;所述流动相入口设于所述固定相分离柱上、或设于与所述固定相分离柱相连的管道上,用于输入流动相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进入固定相分离柱入口处或入口附近设有驱散装置,用于将所述流动相驱散为小液滴,所述小液滴平均直径小于其流经分离柱内口径的30%;所述的驱散装置包括电磁或机械推动的搅拌器,或引起震动的超声波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根或多根串联的含有液体固定相的色谱分离柱和用于将与液体固定相互不混容的液体流动相驱散为细小液滴悬浮并将其引入液体固定相的装置,液体固定相的密度足以将液体固定相保持在柱子内并能够不发生与液体流动相的混溶,上述的液体流动相进入一列串联的色谱分离柱中第一根色谱分离柱,接着从第一根色谱分离柱的出口流动到第二根色谱分离柱的入口,再从第二根色谱分离柱的出口流动到与之相邻的分离柱的入口,在分离期间连续通过该列串联的色谱分离柱;
在一列串联的色谱分离中的第一根柱子的入口处引入待分离溶质混合物,混合物中不同溶质在固定相液色谱分离柱中的流动速率将由溶质在流动相液与固定相液的分布系数决定;
将分离的溶质从色谱分离柱洗脱出来的流动相液中进行收集,在待分离混合物中部分的溶质被洗脱分离后,可选择性地在迁移较慢的溶质完成洗脱前结束层析分离运行,并从不同的色谱柱固定相液中移除迁移较慢的溶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红,未经薛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73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