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钢柱吊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560.7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旭;梁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隆昌诚信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谢建,王莎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吊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吊装硅钢柱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柱一般采用优质高导磁性冷轧硅钢片,为确保铁芯叠装质量,硅钢柱制作专用定位组焊和硅钢片叠装平台,叠片组装采用了弧形叠装工艺,这种的结构压紧效果好、漏磁少。更加贴紧感应圈,改善磁通走向,消除铁芯在接缝处的局部磁通饱和现象,降低了铁芯的空载损耗、空载电流,充分利用硅钢片的导磁面积增强磁导通能力,减少中频感应熔炼炉炉体局部发热的可能性。
在硅钢柱的生产、制造制造过程中,经常需对硅钢柱进行搬运,因而通常会使用到吊挂装置。但是,现有的吊挂装置在悬挂重物时,重物容易来回晃动经常会发生重物掉下伤人的情况。为此,申请人于2016年4月25日递交了申请号为201620350952.0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就涉及一种吊挂装置,该吊挂装置包括调节部件、与调节部件相连接的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块上设有至少两个上调节孔,调节部件设置有插入所述上调节孔的第一固定转轴,上夹块顶部通过上转轴与悬挂环相连接;下夹块顶部通过上转轴与悬挂环相连接;下夹块顶部设置有伸入调节部件内部的调节杆,调节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下调节孔,调节部件底部设置有插入下调节孔的拧紧螺丝;上夹块的底部端面和下夹块的顶部端面分别设置有上防滑垫和下防滑垫。使用时,悬挂环会为上夹块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上夹块与第一固定转轴相连接的地方已经固定,因此上夹块底部会产生一个向下向外的压力,因此该吊装装置悬挂的物品越重时上夹块与下夹块之间的压力越大。
但是,该吊挂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上夹块底部与下夹块之间会存在间隙,因而悬挂在吊挂装置上的吊绳容易脱落,最终造成重物掉落,砸伤工作人员,安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硅钢柱吊挂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钢柱吊挂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载板的下缘低于承重板的上缘,且在承载板、连接板和承重板之间形成吊绳腔室;所述承载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在承载板上靠偏向于连接板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与悬挂件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条件:10≤α≤25°。
其中,所述承重板上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的连接孔,所述承重板与连接板通过与连接孔相适配的销轴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承载板转动的限位组件。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承载板的容纳腔内并与承载板铰接的防转杆,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与防转杆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防转杆的端部可卡接于限位槽内。
其中,所述防转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接触台,所述接触台与容纳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适配并可卡入限位槽内的卡接凸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在承载板、连接板和承重板之间形成吊绳腔室,因而在吊挂时,吊挂用的吊绳两端将穿出吊绳腔室,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将吊绳悬挂在吊挂装置上;此外,该承载板的下缘低于承重板的上缘,且连接于承载板的上的悬挂件在承载板上靠偏向于连接板的一侧倾斜设置,因而将外部作用力作用于悬挂件上并提起吊挂装置时,由于悬挂件的倾斜设置将致使承载板的端面紧紧地贴合在承重板上,使吊绳腔室封闭,从而有效避免吊绳脱落,提高该吊挂装置的安全性能。
2、本发明中,在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承载板转动的限位组件,通过该限位组件能够使承载板保持在某一状态,便于悬挂吊绳或者提高该吊挂装置的安全性能;该限位组件的转动杆一端设置卡接凸台,该卡接凸台可卡接于连接板端部的限位槽内,实现防止转动杆及承载板的转动;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容纳腔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当需要限位时,只需外力作用于转动杆上并压缩弹簧,转动杆的另一端向外翘起,从而可更加方便、快捷地卡入限位槽内,有效防止承载板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限位组件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承载板、2-连接板、3-承重板、4-防转杆、5-连接孔、6-销轴、7-容纳腔、8-限位槽、9-吊绳腔室、11-悬挂件、41-杆体、42-弹簧、43-卡接凸台、44-接触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隆昌诚信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隆昌诚信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翻转白车身侧围工件吊具机构
- 下一篇:便于短距离运输钢管的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