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驱动器(SSD)外壳以及相关的组件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218.7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禹铤贤;朴宰弘;李韩烘;朱成祐;韩昌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33/12 | 分类号: | G11B33/12;G11B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驱动器 ssd 外壳 以及 相关 组件 装置 | ||
1.一种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包括:
固态驱动器外壳,包括第一延伸接合部和第一安装接合部,所述第一安装接合部符合与外部装置物理连接的标准,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包括配置为将包括基板以及被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存储器芯片的固态驱动器模块接收于其内的矩形壳;以及
延伸框架,包括第二延伸接合部和第二安装接合部,所述第二安装接合部符合与所述外部装置物理连接的标准,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延伸接合部和所述第一延伸接合部构成接合部,所述延伸框架通过所述接合部被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满足对于盘驱动器的尺寸的小形状因子(SFF)标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安装接合部是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孔满足对于盘驱动器的尺寸的小形状因子(SFF)标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延伸框架包括:
多个框架段,每个框架段具有条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框架段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框架段中的另一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框架段中的至少一个框架段具有交替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框架段的纵轴方向上的凸起部分和凹入部分的起伏结构,以提供促进从所述延伸框架散热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平行并彼此相对的第一长侧壁和第二长侧壁以及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平行并彼此相对的第一短侧壁和第二短侧壁,
其中所述第一长侧壁具有在其中的连接器开口,由所述矩形壳接收的固态驱动器模块的连接器在所述连接器开口处被暴露,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接合部沿所述第二长侧壁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延伸框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延伸框架包括:
第一框架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具有邻近于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的近端部和远离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的远端部,所述第一框架段的所述近端部在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的所述第二长侧壁的第一端部处邻接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和
第二框架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具有邻近于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的近端部和远离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的远端部,所述第二框架段的所述近端部在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的所述第二长侧壁的第二端部处邻接所述固态驱动器外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段的所述远端部和所述第二框架段的所述远端部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延伸框架还包括:
第三框架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段和所述第二框架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第三框架段在所述第一框架段的所述远端部和所述第二框架段的所述远端部处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段和所述第二框架段。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态驱动器外壳组件,其中所述第三框架段在所述第一框架段的所述近端部和所述第二框架段的所述近端部处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段和所述第二框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2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固定硬盘之结构
- 下一篇:读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