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恒温电解槽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105.7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11/02;C25B15/00;C25B15/08;C25C7/00;C25C7/02;C25C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恒温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恒温电解槽。
背景技术
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择电极和隔膜材料,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节省能耗的关键,但是传统的电解槽存在不够方便,不够便捷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恒温电解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恒温电解槽,包括阳极管、第一恒温装置和电解槽主体,所述阳极管安装在电解槽主体内腔一侧,所述阳极管包括管体、连通孔、电动液压推杆和发射座,所述发射座安装在阳极管底端,所述电动液压推杆安装在发射座内腔,所述管体与电动液压推杆相连通,所述连通孔绕接在管体外端,所述电解槽主体内腔另一侧安装有阴极管,所述阳极管与阴极管之间连接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槽主体内腔中心端设有连接网,所述电解液可贯穿连接网,所述电解槽主体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注入管,所述电解槽主体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恒温装置,所述第一恒温装置包括加热棒、连通架和固定底座。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主体右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注入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安装在第一恒温装置底端。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连接在固定底座上端。
优选的,所述连通架连通在加热棒两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另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二恒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恒温电解槽,第一注入管便于进行注入工作,使得注入液体更加便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阳极管便于进行电解槽主体的工作,使得电解槽主体可以进行高效的工作,可以让电解槽主体更加好用,使得电解槽主体更加的适应多环境工作的要求,加热棒可以实现产生热量的任务,帮助进行内部的贮温工作,方便和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发射座可以帮助进行电极发生的任务,使得使用时更加的方便,电动液压推杆可以帮助进行伸缩,减少人员的操作,达到方便的目的,连接网可以帮助进行电解槽主体的连通,使得电解槽主体更加的便捷,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阳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注入管;2-阳极管;3-电解液;4-支撑底座;5-第一恒温装置;6-连接网;7-第二恒温装置;8-阴极管;9-第二注入管;10-电解槽主体;11-加热棒;12-连通架;13-固定底座;14-管体;15-连通孔;16-电动液压推杆;17-发射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恒温电解槽,包括阳极管2、第一恒温装置5和电解槽主体10,阳极管2安装在电解槽主体10内腔一侧,可进行阳极的堆积,阳极管2包括管体14、连通孔15、电动液压推杆16和发射座17,发射座17安装在阳极管2底端,帮助进行发射,电动液压推杆16安装在发射座17内腔,进行伸缩工作,管体14与电动液压推杆16相连通,连通孔15绕接在管体14外端,电解槽主体10内腔另一侧安装有阴极管8,阳极管2与阴极管8之间连接有电解液3,进行电解,电解槽主体10内腔中心端设有连接网6,电解液3可贯穿连接网6,电解槽主体10左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注入管1,帮助进行注入工作,电解槽主体10内腔底端安装有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恒温装置5,第一恒温装置5包括加热棒11、连通架12和固定底座13。
电解槽主体10右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注入管9,固定底座13安装在第一恒温装置5底端,进行加固工作,加热棒11连接在固定底座13上端,连通架12连通在加热棒11两端,支撑底座4另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二恒温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未经吴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