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疏肝和胃、清热止痛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55992.6 申请日: 2017-04-18
公开(公告)号: CN106822802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段国勋;杨思进;徐州;肖国辉;李志;陈辉;赵龙;喻玉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4;A61P1/00;A61P29/00;A61P1/02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张娟
地址: 646000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清热 止痛 功能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疏肝和胃、清热止痛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就诊率占消化内科门诊的30-40%。

目前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多数认为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和胃肠动力障碍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但往往疗效不稳定,病情易复发,同时存在一定副作用。

FD属中药“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胃降,则气血调畅。若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湿热郁结,则使脾胃升降无常,运化失职,导致上腹痛、腹胀、早饱等症状.证属本虚标实。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独特的病机认识,从中医药中开发疗效理想、安全性更高的药物非常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疏肝和胃、清热止痛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疏肝和胃、清热止痛功效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柴胡80-120份、白芍120-180份、黄连72-108份、吴茱萸48-72份、莪术80-120份、丹参96-144份、延胡索96-144份、大黄24-36份、党参120-180份、黄芪160-240份、木香72-108份、枳壳80-120份、甘草24-36份。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柴胡100份、白芍150份、黄连90份、吴茱萸60份、莪术100份、丹参120份、延胡索120份、大黄30份、党参150份、黄芪200份、木香90份、枳壳100份、甘草30份。

其中,所述的大黄为酒炙大黄,即《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酒大黄。

其中,它是由柴胡、白芍、黄连、吴茱萸、莪术、丹参、延胡索、大黄、党参、黄芪、木香、枳壳、甘草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是颗粒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口服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b、丹参、延胡索加乙醇浸提,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流浸膏,滤渣备用;

c、将b步骤所述的滤渣与其余原料加水浸泡,煎煮;同时收集挥发油另置;煎液滤过,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80℃),加入b步骤流浸膏,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疏肝和胃,清热止痛功效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所致的胃脘胀痛、灼痛嗳气、口干口苦、情志不畅加重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配伍合理,具有疏肝和胃,清热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所致的胃脘胀痛、灼痛嗳气、口干口苦、情志不畅加重等症,临床疗效好。可以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效果显著优于阳性药多潘立酮;而且本发明组合物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空白对照组,ICC免疫组化阳性细胞(×400倍)

图2模型对照组,ICC免疫组化阳性细胞(×400倍)

图3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ICC免疫组化阳性细胞(×400倍)

图4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ICC免疫组化阳性细胞(×400倍)

图5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ICC免疫组化阳性细胞(×400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