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大传输时限下LTE WLAN网络动态聚合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699.X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琦;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28/16;H04W28/24 |
代理公司: | 江苏海越律师事务所 32402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大 传输 时限 lte wlan 网络 动态 聚合 决策 方法 | ||
1.一种最大传输时限下LTE WLAN网络动态聚合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网络初始化与信息采集:基站eNodeB作为传输控制中心节点,采集各个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汇报的位置与网络状态信息,在基站覆盖范围构成区域集合A={1,...,A},依据是否有无线接入点分成两个子集,A(1),A(0)分别表示有和没有无线接入点覆盖的区域;
用户发起传输请求,包含:请求数据量,用户允许的最大传输时限T,用户位置信息,用户请求的数据量为S,根据用户位置信息α∈A,确定可用网络接入方式集合
其中0号接入方式为继续等待下一个时间间隔传输;
1号接入方式为采用蜂窝移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2号接入方式为采用WLAN分流承载的方式将数据通过用户所在无线接入点传输;
3号接入方式为采用LTE与WLAN聚合的方式传输;
在没有无线接入点覆盖的地区仅有0和1两种方式,包含在子集A(0),而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的区域,包含在子集A(1),其中包含四种接入方式;
步骤2:计算单个时隙接入费用:用户在位置α采用接入方式u数据使用的单价为γ(α,u),获得的吞吐量为R(α,u),其中,γ(α,1)>γ(α,2),3号接入方式中聚合方式中单价为接入多个网络的价格的总和γ(α,3)=γ(α,1)+γ(α,2);由于方案0为空闲等待,不产生数据流量,因而采用等待模式R(α,0)=0;
时隙长度为Δt,在第t个时隙用户待传输队列长度为s,s∈[0,S],采用接入方式u的传输数据费用为:
mt(s,α,u)=min{s,R(α,u)(Δt-tb(α,u))}·γ(α,u)
其中tb(α,u)为聚合方式中因聚合同步所产生的时间损耗,仅当u=3时tb(α,u)≠0;
为提高用户服务质量(QoS),考虑最大传输时限到达后,未能完成传输的惩罚为,
其中C为正常数.
步骤3:计算各个候选策略集合的多时隙传输总代价:若用户在T个时隙中各个决策点的接入方案构成候选集合U×T个候选方案多个时隙内传输代价包含在T个时隙采用接入方案集合π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因采用方案集合π在最大时限内未能完成传输的惩罚为其中C为正常数,用户在T个时隙传输代价为
其中,在第t个时隙,用户的待传输队列长度记为st,在第t个时隙所在位置记为αt将采用接入方案集合π后,在t时隙队列长度记为在T+1时隙队列长度记为则在时隙t=T+1的系统状态,记为
步骤4:建立最大时延下多时隙接入方案的代价函数模型
Subject to ξt∈{0,1,2,3}
其中Eπ[·]为期望函数,ξt(s,α)∈{0,1,2,3}为采取的用户在时间在第t个时隙采用接入方式,为用户在第t个时隙待传输队列长度st与在第t个时隙所在位置αt的函数;为多个时隙的接入方式ξt(s,α)的集合;
选择多时隙传输总代价最小的方案集合作为最优接入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6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