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流式排水四通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503.7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排水 四通 检查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流式排水四通检查井,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减小水流紊流的排水检查井。主要由汇水器、井体、工作台组成,汇水器是采用高分子塑料材料模注成型的过水构件,将上游主管与两侧支管流槽相互独立分开,水流在井内汇集成一个流动方向前没有相互对冲和紊流,三股水流完全流向同一个方向后汇集,大大减小了水头损失。流槽的特殊构造和光滑曲面可以保证良好的水力条件,塑料表面光滑,粗糙度大大减小,减少了紊流现象,从而提高了四通检查井的流量。塑料汇水器和砖、混凝土结合,流槽施工简便且能保证质量,砖混结构可以保证检查井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流式排水四通检查井,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减小水流紊流的排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城市雨水排放一般都是有组织排水,地面的雨水通过径流汇集排至雨水管道,再通过雨水管道系统排入自然水体。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大多数是沿道路下铺设,城市道路纵横交叉,道路两侧的单位或居住区的雨水接入城市雨水管道,都是通过四通检查井接入。在进行城市雨水管道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都是套用标准图。现行的国家标准图《06MS20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四通检查井,支管管径和主管管径较小时采用圆形检查井,支管与下游主管采用90°~135°的顺水接入,小管径排水检查井流量减小,支管接入对水流的影响不大。当主管管径900~2000mm时,应采用矩形四通检查井,标准图中矩形四通检查井流槽很小,雨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仅为管径的一半,支管与上游主管呈90°相接,支管与上游管道之间基本没有流槽遮挡,支管的水流与上游水流对冲,形成很强的紊流,即使下游主管按照上游主管和支管流量设计,由于局部水头损失较大,汇入检查井的水不能有效地排向下游管道,尤其是支管坡度较大时,支管水流流速较大,紊流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大雨或暴雨天气经常出现四通检查井排水不急发生内涝,而下游管道并未满流的现象。
专利号CN201410275893.0的发明专利《防止水流对冲的排水四通检查井》,采用增大支管流槽的转弯半径,设置隔离台防止水流对冲,减小支管水流与上游主管的水流交角,可以有效地减小四通检查井的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检查井的过水能力。但上游水流与两侧支管水流呈15~30°的交角,三股水流汇合仍然会产生一定的紊流,影响检查井的过水能力。
现有的四通排水检查井都是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的流槽,曲面流槽的砌筑与抹面,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流槽的曲面形状和表面的粗糙度都直接影响检查井的排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流式排水四通检查井,主要由汇水器、井体、工作台组成,汇水器是采用高分子塑料材料模注成型的过水构件,将上游主管与两侧支管流槽相互独立分开,水流在井内汇集成一个流动方向前没有相互对冲和紊流,三股水流完全流向同一个方向后汇集,大大减小了水头损失。有益效果是:汇水器采用塑料制成,流槽的特殊构造和光滑曲面可以保证良好的水力条件,塑料表面光滑,粗糙度大大减小,减少了紊流现象,从而提高了四通检查井的流量。塑料汇水器和砖、混凝土结合,流槽施工简便且能保证质量,砖混结构可以保证检查井的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射流式排水四通检查井,由汇水器1、井体2、工作台3组成。所述的汇水器1设置在井体2内,汇水器1和井体2之间的空隙采用混凝土填充浇筑形成工作台3。汇水器1是四通检查井的过水构件,由上游管口4、下游管口5、支管管口6、支管流槽7、射流管8、混合槽9组成,支管管口6通过支管流槽7和混合槽9与下游管口5连接,下游管口5与支管管口6的中心线的水平投影夹角呈90°,上游管口4连接射流管8,射流管8伸入支管流槽7内,射流管8水平投影的中心线与下游管口5的中心线重合,射流管8的出口为射流口10,射流口10与下游管口5之间为混合槽9,下游管口5、混合槽9、支管流槽7、支管管口6、射流管8呈“个”字形组合。
汇水器1的上游管口4与下游管口5和支管管口6采用管内顶平接,上游管口4与下游管口5和支管管口6的管内顶高程相同。支管流槽7和混合槽9的上边沿,高出管内顶150~300毫米,工作台3与支管流槽7和混合槽9的上边沿平齐,构成一个可供人下井维护的操作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