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电子锁的离合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377.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阮宏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宏鸣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电子锁 离合 传动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电子锁的离合传动装置,包括把手连接机构、离合器、变速传动机构和拨轮驱动机构,所述把手连接机构与所述电子锁面板外部的把手连接,所述把手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把手连接机构与变速传动机构的脱开与闭合两种状态,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拨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拨轮驱动机构连接锁芯孔的拨轮机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实现非破坏性安装、通用性良好的应用于电子锁的离合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电子锁的离合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锁的基本原理是电子模块进行开门合法性认证进而控制一个离合器的脱开与闭合,实现机械传动部件在闭合时可以开门,脱开时不能开门。离合器和机械传动部件是电子锁中电子与机械部件协同的核心部件,是电子锁设计中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锁的离合器装置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合器在电子锁面板上,通过离合器控制电子锁把手和方杆的脱开和连接,实现在离合器闭合时方杆能够将把手上的转动传递到锁体中,实现开门。这类锁的优势是,锁体是纯机械部件,可靠性比较好,成本也比较低。但也存在较大的适配性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机械锁体种类繁多,方杆位置各种尺寸规格都没有统一标准,更麻烦的是有些机械锁体对于门外方杆连接孔只能开启一个斜舌,无法满足电子锁打开所有锁舌功能的需要。因此这类电子锁在安装时,需要拆除原有门上的锁体,换上与电子锁相配套的机械锁体才能保证电子锁的正常工作。另一类是将离合器内置于锁体中,门把手通过方杆与门内锁体上的方杆孔连接,电子模块在认证通过后控制锁体内的离合器使锁体的方杆孔和锁体的执行机构连接闭合,这样方杆就能将把手上的力转为控制锁体的锁舌的力量,从而实现开门。这种离合器在锁体内的电子锁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更换门上的机械锁体,与第一类电子锁同样面临着锁体拆卸的过程。由于在更换锁体的过程中,新锁体在门上的开孔可能与锁体的位置不同,所以需要在门上新开孔。更为恶劣的情况是门框上的锁舌的插入孔的位置和大小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锁体进行调整。这种安装方式破坏了门与门框的原有结构,业界称之为“破坏性”安装,它将直接导致用户原有的门和门框被破坏,安装工人的工作失误将导致门和门框的更换,给用户带来非常大的烦恼。更为麻烦的是,由于各家电子锁选择的锁体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用户在更换其他家电子锁的时候,门和门框很有可能被再次破坏。
如何解决非破坏性安装,将是电子锁后装市场的重要问题。目前市场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都是围绕把手、方杆、离合器与锁体上的方杆孔来解决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电子锁具后状时破坏性安装、通用性较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实现非破坏性安装、通用性良好的应用于电子锁的离合传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电子锁的离合传动装置,包括把手连接机构、离合器、变速传动机构和拨轮驱动机构,所述把手连接机构与电子锁面板外部的把手连接,所述把手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离合器控制把手连接机构与变速传动机构的脱开与闭合两种状态,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拨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拨轮驱动机构连接锁芯孔的拨轮机构。
再进一步,所述把手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把手转轴上的把手拨片,所述把手拨片设有左拨头和右拨头。
再进一步,所述离合器包括离合电机模块、离合滑板、拨片卡销和过渡拨片,所述离合电机模块的动作端与所述离合滑板联动,所述离合滑板可左右滑动地安装在离合传动装置面板内,所述离合滑板上开有以所述把手转轴的中心为圆心的卡销轨槽,所述拨片卡销位于所述卡销轨槽内;所述过渡拨片套装在所述把手转轴上,所述过渡拨片上设有卡销槽,所述拨片卡销可左右移动地套装在所述卡销槽内;所述右拨头与所述拨片卡销配合。
更进一步,所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把手齿轮和变速齿轮,所述把手齿轮套装在所述把手转轴上,所述把手齿轮与变速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宏鸣,未经阮宏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签名方法及电子签名终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卡设备的访问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