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及使用该机构混合物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4923.3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方正;方策;吴国桥;石力;王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4 | 分类号: | B01F9/04;B01F15/02;B01F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地址: | 32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接 料斗 混合 机构 使用 物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料斗混合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及使用该机构混合物料的方法 。
背景技术
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市场会使用到混合料斗用于将物料混合。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周转料斗混合机,由机架、回转体、驱动系统、提升系统、制动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组成。将混合料斗推放在回转体内,按下触摸屏上“确认"键,就能自动将回合料斗提升到位、自动夹紧,压力传感器得到夹紧信号后,驱动系统工作,按设定的时间、转速进行混合;达到设定的参数后,回转体就能自动垂直停止,同时制动系统工作,混合结束;然后提升系统工作,回转体内的混合料斗下降到位,自动停止,推出混合料斗,完成混合周期,并且自动打印该批混合的完整数据。
然而目前的混合机构,在进料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位,需要人工操作连接,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及使用该机构混合物料的方法 ,主要解决了目前的混合机构,在进料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位,需要人工操作连接,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及使用该机构混合物料的方法 ,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混合料斗,所述混合料斗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所述混合料斗下方对应设有接料料斗,所述混合料斗上设有通管,所述通管或/和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用于延长所述通管或/和所述进料管并使所述通管和所述进料管对接连通的对接装置。
所述对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通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管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管周向外壁上设有横担,所述横担上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横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缸。
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料管对应端周向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料管周向外壁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
所述通管和所述进料管上均设有蝶阀。
所述第一密封圈底部设有用于控制蝶阀启闭的接近开关,所述横担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对应设于所述接近开关底部。
所述横担上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螺栓外套设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上端与所述挡板抵压配合,下端与所述横担抵压配合。
所述进料管为Y形管。
所述混合料斗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支架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混合料斗转动的动力源。
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所述进料管对接的第一位置和所述接料料斗对接的第二位置。
还包括地秤,所述接料料斗设于所述地秤上。
一种使用上述的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混合物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动力源将混合料斗旋转,使其通管与进料管对应;
步骤二,驱动缸启动,向上拉伸连接管,使连接管与进料管对接;
步骤三,对接完成,启动接近开关,打开进料管和通管上的蝶阀,开始进料;
步骤四,进料完成后,关闭进料管和通管上的蝶阀并通过驱动缸收缩使连接杆与进料管分开,然后通过动力源将混合料斗旋转完成混合;
步骤五,通过动力源将混合料斗旋转,使其通管与接料料斗对应;
步骤六,通过对接装置与接料料斗上的进料口对接,开启蝶阀8,混合料斗4中物料通过重力落入接料料斗中;
步骤七,通过地秤对接料料斗进行重量检测,直至加料重量达到设定要求之后,通过控制系统关闭蝶阀,完成转料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及使用该机构混合物料的方法 ,其支架上设有混合料斗,混合料斗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混合料斗下方对应设有接料料斗,混合料斗上设有通管,通管或/和进料管上设有用于延长通管或/和进料管并使通管和进料管对接连通的对接装置。在需要进料的时候,通过对接装置延长通管或者进料管使通管和进料管连通即可完成对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接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接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对接装置设置在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4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火花摩托车气缸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摩托车气缸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