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雾化量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4527.0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民;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低频 超声 装置 | ||
1.一种大雾化量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振子(3)、变幅杆(5)、二次雾化腔(6)、气液阀端盖(7)、密封圈(8)、拉瓦尔型阀芯(10)、阶梯式阀芯(11)、气液阀阀体(12),
所述变幅杆(5)是一种带有指数形过渡段的阶梯形变幅杆,所述二次雾化腔(6)具有一端开口的圆柱状内腔(19)及连通圆柱状内腔(19)底部的锥形气液入口(20);压电振子(3)和铜片电极(2)依次间隔设置、两侧由压电振子前盖板(4)和压电振子后盖板(1)夹持,压电振子前盖板(4)胶接在变幅杆(5)的一端,变幅杆(5)的另一端延伸至二次雾化腔(6)内腔(19)内,所述变幅杆(5)圆柱侧面和雾化端面分别与二次雾化腔(6)内腔(19)圆柱面和圆环面留有1-2mm的间距;所述变幅杆(5)圆柱侧面与二次雾化腔(6)内腔(19)圆柱面之间设置密封套(21);
所述气液阀阀体(12)具有阶梯形圆柱腔,所述阶梯式阀芯(11)、拉瓦尔型阀芯(10)位于气液阀阀体(12)圆柱腔内;
阶梯式阀芯(11)的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两端端部的直径,阶梯式阀芯(11)中心开有沿轴向的通孔,阶梯式阀芯(11)的一端与圆柱腔接触,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拉瓦尔型阀芯(10)入口端开有圆柱槽,圆柱槽套在阶梯式阀芯(11)的另一端,阶梯式阀芯(11)外圆面和气液阀阀体(12)凹槽内圆面之间形成O型腔,所述气液阀阀体(12)圆柱腔侧面与阶梯式阀芯(11)轴向中点相对应的位置开有进液孔(13)、端面开有进气孔(14);在所述拉瓦尔型阀芯(10)出口处侧壁上开有数个径向的引流孔(9),
所述气液阀端盖(7)螺纹连接在气液阀阀体(12)出液端,所述密封圈(8)装配在气液阀端盖(7)与拉瓦尔型阀芯(10)之间,所述气液阀端盖(7)上设有气液出口;
所述变幅杆(5)零振幅面圆面、二次雾化腔(6)与气液阀端盖(7)外圆面分别设有法兰,所述变幅杆(5)和二次雾化腔(6)之间、二次雾化腔(6)与气液阀端盖(7)之间分别采用双头螺柱和螺母连接;气液阀端盖(7)的气液出口正对锥形气液入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电振子后盖板(1)、铜片电极(2)、压电振子前盖板(4)、变幅杆(5)组成的超声雾化喷头的主体的振动频率为50-65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杆(5)大径为15mm,雾化端面直径为5mm,长度为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雾化腔(6)内腔(19)为阶梯状,大端直径为6mm,小端直径为4mm,锥形气液入口(20)两端面的直径分别为3mm和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阀端盖(7)外圆面设有法兰,连接孔的直径为4mm,一端开有直径为4mm的气液出口,另一端开有圆柱槽,圆柱槽内表面开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装配在气液阀端盖(7)与拉瓦尔阀芯(10)之间并开有通孔,通孔直径为4mm,密封圈(8)厚度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瓦尔型阀芯(10)收缩端入口直径为4.9mm,喉口直径为1.8mm,扩张端面出口直径为4.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瓦尔型阀芯(10)上的引流孔(9)的直径为1-1.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阶梯式阀芯(11)的轴向通孔直径为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幅杆(5)雾化端面与二次雾化腔(6)内腔(19)远离锥形气液入口(20)一端的圆环面距离在1m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45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结构层制冷制热系统
- 下一篇:能量传导一体化制冷制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