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钨基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3918.0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6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权恒道;张呈平;张小玲;庆飞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32 | 分类号: | B01J27/132;B01J27/135;B01J27/138;C07C17/20;C07C23/08;C07C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 ||
1.一种钨基催化剂,所述钨基催化剂由钨离子和助剂组成,钨离子为三价钨离子、四价钨离子、五价钨离子中的组合,助剂是Al、Mg、Ni、Co、Ti、Zr、V、Fe、Zn、In、Cu、Ag、Cd、Hg、Ga、Sn、Pb、Mn、Ba、Re、Sc、Sr、Ru、Nb、Ta、Ca、Ce、Sb、Tl、Hf中的至少一种或数种,且钨离子与助剂的质量百分组成为80%~95%和5~20%,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钨离子与助剂的质量百分比,将钨离子和助剂的前体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得到催化剂前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催化剂前体,在氮气氛围下于300℃~500℃进行焙烧6~15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焙烧产物,于600℃~800℃,先抽真空,然后在密闭条件下,氟气中活化6~15小时,制得钨基催化剂,所述氟气通入的总量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氟气理论量加上金属元素助剂消耗氟气理论量总和;所述钨离子的前体消耗氟气理论量为大于钨离子的前体中钨离子还原成三氟化钨所需消耗的氟气理论量,且小于钨离子的前体中钨离子还原成五氟化钨所需消耗的氟气理论量;
或者将步骤(2)得到的焙烧产物,于600℃~800℃,先抽真空,然后在密闭条件下,六氟化钨中活化6~15小时,制得钨基催化剂,所述六氟化钨通入的总量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加上金属元素助剂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总和;所述钨离子的前体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为大于钨离子的前体中钨离子还原成三氟化钨所需消耗的六氟化钨理论量,且小于钨离子的前体中钨离子还原成五氟化钨所需消耗的六氟化钨理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钨基催化剂,所述钨离子的前体是钨单质、三氧化二钨、二氧化钨或者五氧化二钨中的至少一种或数种,助剂的前体是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硝酸盐、乙酸盐或者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或数种。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钨基催化剂,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钨单质,所述氟气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单质物质消耗氟气理论量与钨单质物质的量之比值3/2倍,且小于等于5/2倍,残余氟气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三氧化二钨,所述氟气通气量为大于等于三氧化二钨物质消耗氟气理论量与三氧化二钨物质的量之比值3倍,且小于等于5倍,残余氟气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二氧化钨,所述氟气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氟气理论量与二氧化钨物质的量之比值2倍,且小于等于5/2倍,残余氟气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五氧化二钨,所述氟气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氟气理论量与五氧化二钨物质的量之比值为5倍,残余氟气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钨单质,所述六氟化钨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与钨单质物质的量之比值1倍,且小于等于5倍,残余六氟化钨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三氧化二钨,所述六氟化钨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与三氧化二钨物质的量之比值2倍,且小于等于10倍,残余六氟化钨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二氧化钨,所述六氟化钨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与二氧化钨物质的量之比值2倍,且小于等于5倍,残余六氟化钨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或
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五氧化二钨,所述六氟化钨通气量为大于等于钨离子的前体消耗六氟化钨理论量与五氧化二钨物质的量之比值10倍,残余六氟化钨使用干燥的碱石灰进行吸收,制得钨基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钨基催化剂,所述钨离子的前体为钨单质,所述助剂的前体为含锰、钪或铼的化合物,钨离子和助剂金属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95%和5~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钨基催化剂,所述助剂的前体为硝酸锰、硝酸钪或硝酸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9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