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inect的Darwin机器人关节映射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3882.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燕;郑镇城;林灿光;潘文俊;张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inect darwin 机器人 关节 映射 解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inect的Darwin机器人关节映射解析方法,该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人体骨骼信息;2)建立参考坐标系并构建骨架矢量;3)欧拉旋转分析;4)重心稳定分析;5)关节角度计算。该方法利用Kinect获取人体的15个关节点,通过补偿与滑动均值滤波后,在参考坐标系中构建10个单位关节矢量,并根据Darwin机器人关节级联方式进行欧拉旋转分析,得到Kinect与Darwin机器人共同关节的相应角度,最后对Darwin机器人脚部扩展关节进行重心稳定分析,得到Darwin机器人单、双脚稳定站立的脚关节角度,从而实现Kinect到Darwin机器人的动作模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Kinect的Darwin机器人关节映射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仿人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体态感知作为一种自然的人机交互形式,在交互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识别与传递人的意图,并携带有极为丰富的信息量。当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正朝着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符合各种复杂、恶劣环境的特殊要求,需要机器人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以及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需要机器人能自主移动到指定的地方,在工业、医疗、航空、国防领域及危险场合等进行工作。而传统机器人往往只针对特定的任务,且需要大量人为编程,费时费力,难以满足灵活性的要求。为此人们正在积极探索机器人模仿学习的行为控制,将开发人员从复杂的编程工作中解放出来。由于人体关节自由度和仿人机器人的自由度不同,以及仿人机器人的物理约束等问题,限制了仿人机器人直接模仿人体行为。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上半身的动作模仿,采用的关节解析方法也主要针对上半身,目前亟待提出一种关节解析方法能实现将人体关节信息映射到Darwin机器人上,以解决机器人自由度约束等情况的影响,并能保证在模仿过程中机器人全身的重心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Kinect的Darwin机器人关节映射解析方法,该解析方法首先利用Kinect采集到的人体关节骨骼数据,然后将Kinect人体关节骨骼数据通过关节解析后映射到Darwin机器人的关节,并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Darwin机器人模仿人体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基于Kinect的Darwin机器人关节映射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利用Kinect采集人体关节点P的骨骼数据;
S2、建立基于人体的参考坐标系,并将人体关节点P的骨骼数据映射到该坐标系上,通过同一骨架的两个关节点可以得到Darwin机器人的单位关节矢量V;
S3、通过欧拉旋转分析,将关节矢量V解析得到Kinect与Darwin机器人共同关节的相应转动角度θ;
S4、对Darwin机器人脚部扩展关节进行重心稳定分析,得到Darwin机器人单、双脚稳定站立的脚关节角度,对舵机的转动角度θ进行计算和校准。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关节点P的骨骼数据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左肩、左肘、左手、右肩、右肘、右手、左臀、左膝、左脚、右臀、右膝、右脚,用P1-P15表示;
所述单位关节矢量V包括:头部矢量、颈部矢量、左上臂矢量、左下臂矢量、右上臂矢量、右下臂矢量、左大腿矢量、左小腿矢量、右大腿矢量、右小腿矢量,用V1-V10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