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3787.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混凝土 组合 加固 钢筋混凝土 疲劳 性能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加固混凝土梁、钢筋植筋、钢筋网片及钢板,所述待加固混凝土梁的梁底部钻孔,所述钻孔为两列,并排设置,在所述钻孔内植入钢筋植筋,长边置于钻孔内,两列钢筋植筋的短边相对设置,钢筋网片的纵向钢筋与钢筋植筋对应设置并固定;钢板设置于待加固混凝土梁的底部作为底模,在待加固混凝土梁两侧设置侧模,浇筑混凝土,拆除侧模后形成加固混凝土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由两横向钢筋及多个纵向钢筋构成,沿混凝土梁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纵向钢筋,在纵向钢筋的两端布置两横向钢筋,形成钢筋网片,所述纵向钢筋与混凝土梁内的钢筋植筋间距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混凝土梁长度方向的钢筋间距L1为100~150mm,沿垂直于混凝土梁长度方向钢筋间距L2为为5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通过细铁丝十字形绑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固混凝土梁的梁底部每列的钻孔间距为100~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孔径大于钢筋植筋的直径3~4mm,钻孔深h为120~150mm,植筋钢筋的直径为10~12mm,植筋钢筋为L型,长边长度L3为200~250mm,短边长度L4为30~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一侧固定有栓钉,与钢筋网片的纵向钢筋及钻孔相对应,成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耐火结构时,混凝土梁外层涂有厚涂型钢保护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疲劳性能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需要加固混凝土梁的尺寸,根据测量的尺寸进行材料准备;
(2)将待加固混凝土梁梁底混凝土进行钻孔处理,所述钻孔两列并排,间距为50~100mm,钻孔植入钢筋植筋前,对混凝土梁底进行凿毛处理,并用空气压缩机清除表面浮尘用空气压缩机对钻孔内浮尘进行清除,并用丙酮擦拭干净,晾干。;
(3)在所述钻孔内植入钢筋植筋,长边置于钻孔内,两列钢筋植筋的短边相对设置,通过A级射入式植筋胶进行固定;
(5)将钢筋网片的纵向钢筋与钢筋植筋对应设置,并绑扎在一起;
(6)将焊接有栓钉的钢板作为混凝土梁的底模,并安装混凝土梁侧面模板,从侧面浇筑混凝土,形成加固混凝土梁,然后对加固混凝土梁进行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7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防倾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头枕导套及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