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用的熔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2872.0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宇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熔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炼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合金用的熔炼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金属合金材料的制备工艺是通过在基础材料的熔炼过程中按比例和时间添加其他各种所需的金属材料,然后浇筑的固定的磨具中通过自然降到室温后取出,在进行机械加工得到所需的合金材料;在降温过程中由于降温速率不可控,合金材料的金相组织排列不规则,最终产品的材料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合金熔炼后降温过程中降温速率不可控的问题,提供一种合金用的熔炼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金用的熔炼系统,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熔炼炉、冷却炉和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控制系统,熔炼炉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熔炼腔和保温腔,熔炼炉上连接有为熔炼腔提供真空熔炼环境的真空系统和控制真空系统开合的进排气电磁阀,熔炼炉保温腔内还设置有用于使合金冷却成型的模具,模具的正下方开设有连通熔炼炉的保温腔和冷却炉的通道构成模具在熔炼炉和冷却炉之间的切换通道,切换通道向下延伸至底座上,底座位于切换通道的正下方处挖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缸筒固定在安装孔内,液压缸伸出杆末端上固定有用于支撑模具的托盘,通过液压缸带动模具在切换通道内上下往复运动;
冷却炉炉腔内自上至下依次划分为若干个风道,炉腔内的自上至下风道相互配合构成模具的冷却带,冷却带内的风道温度逐步降低,风道通过恒温供风系统通入恒温空气,通过控制恒温空气的温度来控制恒温空气与模具内的金属溶液进行热交换时,模具的冷却速率;
切换通道贯穿冷却炉的各个风道,各个风道顶部的隔板与切换通道交汇处构成门孔,门孔内安装有以液压缸伸出杆为对称中心的门板,门板远离液压缸伸出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风道顶部隔板上,门板所在隔板的顶部安装有复位装置,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连接板和复位弹簧,连接板设置在门板的转轴远离液压缸伸出杆的一侧上,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门板上,通过风道顶部隔板上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力拉紧门板使其密封门孔,通过液压缸带动模具在切换通道内上下运动时顶开门板以便于切换并进入风道,风道上下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门板的宽度、模具的高度和托盘的厚度之和,以便于模具进入风道后门板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实现风道密封时模具不会干涉门板的复位,门板靠近液压缸伸出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凹槽,通过同一门孔内的两个门板上凹槽配合形成卡设液压缸伸出杆的圆孔,通过液压缸伸出杆卡设在圆孔内实现门板的密封,门板的半圆形凹槽上覆盖有若干扇形弹性密封垫,在液压缸伸出杆离开半圆形凹槽时扇形弹性密封垫恢复原状形成半圆形的密封层以实现凹槽的密封。
所述的熔炼炉内设置有漏斗,漏斗下端插设在模具注液管内,漏斗将熔炼炉分割为熔炼腔和保温腔,熔炼腔的外侧包裹有一层保温层,熔炼腔的内侧设置有一圈加热线圈,熔炼腔内设置有坩埚、与坩埚相互配合的引流槽、坩埚支架和加热电极,所述的坩埚支架为截面呈L形的L板,坩埚支架固定在熔炼炉的内壁上,坩埚支架远离其与熔炼炉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凸台,坩埚支撑在坩埚支架上且坩埚底部一端转动设置在坩埚支架的凸台上,坩埚底部的另一端通过倾翻装置支撑在坩埚支架上,所述倾翻装置采用电动推杆,通过凸台和电动推杆配合控制坩埚水平,电动推杆的伸出端铰接在坩埚底部,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坩埚支架上,电动推杆的电源线穿过熔炼炉的侧壁与电源连接,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坩埚倾斜以便于将坩埚内的金属溶液倒出,引流槽固定在熔炼炉的内壁上以承接坩埚内倒出的金属溶液,引流槽的最低端与漏斗的出液口连通,加热电极的一端与加热线圈连接,加热电极的另一端穿过熔炼炉的侧壁与电源连接以加热熔炼坩埚,模具承受漏斗加入溶液位置处的熔炼炉内壁上设置有保温装置。
所述的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线圈和保温电极,保温线圈围绕构成包围模具的环状结构,保温电极的一端与保温线圈连接,保温电极的另一端穿过熔炼炉侧壁与电源连接。
所述的坩埚为圆筒状结构,坩埚底部为一斜面,坩埚底部靠近出液口一端最高以便于溶液倒出。
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取料车,取料车的导轨铺设在底座上方的第一个风道内,通过取料车将风道内冷却后的模具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宇,未经王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2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