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漆包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1936.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蔡军臣;杜茂林;阮琳琳;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243071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漆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退火炉内的退火管内壁上设置向下的弧形凹陷;放出线体并送入退火炉的退火管内进行退火处理,使得线体的下垂部分落入弧形凹陷内,使线体在弧形凹陷内悬空;将线体送入涂漆机构内进行涂漆;对线体进行表面漆膜的烘烤和固化。本发明的漆包线的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漆包线表面存在擦伤划伤的现象,影响漆包线的表面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漆包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电子线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漆包线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等也有明显差异。目前行业内漆包线的生产方式多种多样,但漆包线普遍存在表面质量差、电性能不稳定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漆包线的正常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10072138,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漆包线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漆包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铜材先进行多次大拉伸,到直径为最终线材直径的6倍,再进行多次拉伸到线材最终直径;拉丝后的线材进行退火处理;用清水将退火处理得到的线材表面的油污和颗粒除去;清洗后的线材进行烘干;对烘干后的线材进行涂漆,涂漆后烘烤固化;线材表面涂润滑剂;检验合格的线材卷绕在规定的轴具上,制成漆包线,检验不合格的线材报废;称重、包装、入库。该申请案的改进点在于通过先退火后清洗的步骤,除去拉伸过程中导体表面残留的润滑剂、油污,使线材更易于涂漆,有助于后续提高漆膜均匀性。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100494,申请日:2014年8月1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漆包线加工工艺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漆包线加工工艺,包括放线、清洗、退火、涂漆、烘焙、冷却和收线。该申请案放线时增加铝合金毛刷放线盖,可以防止摩擦,避免绕线、断线;退火炉配置排废余热蒸汽发生器,利用排出废气的余热制造蒸汽供给退火炉使用,有效地节约了能源;烘炉炉型采用热风循环加热风交换热能双路重复利用炉型,起到环保的效果。
但上述的两种方案均存在漆包线表面擦伤划伤的现象,影响了漆包线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漆包线表面存在擦伤划伤的现象,影响漆包线的表面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漆包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退火炉内的退火管内壁上设置向下的弧形凹陷;放出线体并送入退火炉的退火管内进行退火处理,使得线体的下垂部分落入弧形凹陷内,使线体在弧形凹陷内悬空;将线体送入涂漆机构内进行涂漆;对线体进行表面漆膜的烘烤和固化。
优选地,放出线体并送入退火炉的退火管内进行退火处理的步骤之后,将线体送入涂漆机构内进行涂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退火后的线体进行清洗;将退火后的线体送入冷却机构进行水冷;对水冷后的线体通过软体吸水结构进行刮水;对刮水完成后的线体进行烘干,清洁线体的表面。
优选地,对线体进行表面漆膜的烘烤和固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烘烤后的线体进行冷却和检测;将冷却后检测合格的线体表面涂覆润滑油;将润滑后的线体送入收线机构进行收线并检验,将合格线体打包入库。
优选地,放出线体的步骤包括:在放线盘顶端的放线盖上设置防护盖,防护盖的周向侧壁为光滑弧形侧壁;在防护盖上设置毛刷板,该毛刷板的周向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毛刷;控制线体绕经光滑弧形侧壁后经毛刷张紧后进行放线。
优选地,放出线体并送入退火炉的退火管内进行退火处理的步骤包括:将退火炉的退火管进口端的前安全板配置为侧挡板向靠近退火管的方向延伸;将退火炉的退火管出口端的后安全板配置为侧挡板向靠近退火管的方向延伸;使线体依次经过前安全板、退火管和后安全板后进入冷却机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1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插头
- 下一篇:线束阳端插件护套及其组件,线束插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