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1815.0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丁章荣;周显威;赵宏飞;许卫刚;张兆君;张郭晶;喻春雷;单哲;颜祝生;邵劭;冯图琴;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电站 接地线 智能 系统 | ||
1.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线的智能管控单元、接地线锁具和接地电磁锁;接地线的智能管控单元连接接地线锁具和接地电磁锁,所述智能管控单元用于授权接地电磁锁和接地线锁具;智能管控单元控制一把电子钥匙在授权范围内通开所有接地线锁具,并能远程控制电子钥匙,进行接地线挂接和接地线归还;
接地电磁锁包括电子钥匙操作孔(1)、解锁孔(2)、检测孔(4)、接地线的专用桩头(3)、接地电磁锁外壳(5)、导电排(6)、电磁执行机构、上定位头(7)和下定位头(8);电磁执行机构设置在接地电磁锁外壳(5)内部;
电子钥匙操作孔(1)、解锁孔(2)和检测孔(4)均设置在接地电磁锁外壳(5)的一侧;导电排(6)固定设置在接地电磁锁外壳(5)的后下方,接地电磁锁外壳(5)内设置有锁体腔,开锁条件满足时,接地线的专用桩头(3)能够插入接地电磁锁外壳(5)的锁体腔中;
上定位头(7)和下定位头(8)设置在锁体腔的顶部;
所述专用桩头(3)的顶部内设置有芯片(10)和绝缘体(11),芯片(10)设置在绝缘体(11)的上方,绝缘体(11)将专用桩头(3)的顶部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芯片(10)外包裹有绝缘塑料(9);
当专用桩头(3)插入电磁锁外壳(5)中到位后,上定位头(7)、下定位头(8)连通芯片(10)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锁具用于锁住接地线桩头,接地线锁具在有授权电子钥匙开接地线取出数码锁和接地线归还数码锁时,接地线能够拿出和放回;
接地线锁具包括接地线归还数码锁芯(101)、锁体(102)、接地线接地棒(103)、接地线取出数码锁芯(104)和电子数码锁活动销(105);
接地线归还数码锁芯(101)、接地线取出数码锁芯(104)和电子数码锁活动销(105)均设置在锁体(102)的一侧;接地线接地棒(103)穿过锁体(102),并且两端伸出锁体(102);所述接地线接地棒(103)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电子数码锁活动销(105)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地线的智能管控单元包括接地线使用状态和使用时间查询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管控单元包括安全工器具柜管理模块、工器具柜内接地线管理模块、现场接线和接地电磁锁管理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管控单元依据电压等级对接地线的专用桩头和接地电磁锁数量进行分类,500kV及以上接地线分A、B、C三相,有3个接地线桩头;110kV及以下接地线分A、B、C三相,A、B、C三相共用1个接地线桩头;安全工器具柜内,500kV及以上接地线用3个接地电磁锁;110kV及以下接地线用1个接地电磁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现场接地线和接地电磁锁管理模块中一次接线与各个变电站实际一次电气接线相符,现场500kV及以上接地电磁锁分A、B、C三相;110kV及以下接地电磁锁不分相,共用1个接地电磁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接地线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地线锁具的接地线归还数码锁芯(101)和接地线取出数码锁芯(104)分别对应接地线取出和接地线归还事件;接地电磁锁包括两个标识码:打开接地电磁锁的锁具和接地线桩头插到位事件;工器具柜包括是否打开安全工器具柜事件标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18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费处理方法、装置和计费系统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