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息脑电相似性的情绪跨个体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1631.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1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爽;明东;郭冬月;柯余峰;仝晶晶;杨佳佳;许敏鹏;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16;A61B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息脑电 相似性 情绪 个体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静息脑电相似性的情绪跨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情绪跨个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多个体情绪数据库,包括n个被试的静息脑电和情绪脑电,并通过AR模型提取脑电theta,alpha,beta,gamma4个频段的功率谱密度,构成静息脑电特征矩阵以及情绪脑电特征矩阵;
记录需要被检测的被试的静息脑电,分别计算其与情绪数据库中的n个被试的静息脑电特征矩阵的欧式距离,选择距离最小的0.2*n个被试作为情绪识别模型训练集的用户群;
利用该用户群的情绪脑电特征矩阵建立情绪检测模型,从而准确、客观的进行跨个体情绪脑电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息脑电相似性的情绪跨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情绪跨个体识别方法还包括:
采集多个被试在静息状态、积极状态、中性状态、以及消极状态下的64导脑电信号;
对采集到的64导脑电信号进行变参考到双耳平均、降采样到500Hz、1-100Hz带通滤波以及利用独立成分分析的算法去除眼电干扰,最终得到60导联的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息脑电相似性的情绪跨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需要被检测的被试的静息脑电,分别计算其与情绪数据库中的n个被试的静息脑电特征矩阵的欧式距离具体为:
其中,MPRi是第i个用户的静息脑电特征矩阵的24个样本平均后的特征向量;MTPR是当前用户的静息脑电特征矩阵的24个样本平均后的特征向量;PRi为第i个用户的静息脑电特征矩阵;TPR为当前用户的静息脑电特征矩阵;Di为第i个用户的静息脑电与当前用户的静息脑电之间求得的欧式距离;为情绪数据库中第i个被试的静息脑电的第h个特征值,yh为当前用户的静息脑电的第h个特征值,h=1,2,…,2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16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