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水井管柱减振防磨补偿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1281.1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兰;李德忠;孙宝全;田俊;李娟;任从坤;宋玉;张福涛;曾凡春;黄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F16L5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管 条形板 外管 注水井管柱 补偿器 中心管 挡套 防磨 减振 矩形孔 套管 环空 下端 电化学腐蚀 摩擦磨损 上端固定 外管内腔 注水管柱 上端 油管 抵接 轴向 侧面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水井管柱减振防磨补偿器及方法,注水井管柱减振防磨补偿器包括外管、中心管,还包括补偿管、条形板簧、挡套,所述中心管安装在外管内腔,所述补偿管安装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环空内,所述挡套连接在外管下端,所述条形板簧设置在补偿管和外管之间环空内,所述条形板簧上端固定在补偿管外侧,下端则抵接在挡套上端,所述的外管侧面设有轴向的细长矩形孔,补偿管能向下拉动条形板簧使条形板簧弯曲后突出于细长矩形孔外。本发明改善了注水管柱振动向套管的传递环境,解决了油管与套管之间的摩擦磨损,导致电化学腐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水井井下管柱伸缩补偿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注水井管柱减振防磨补偿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规注水井都是在地面注水站统一调节下利用增压泵增压,通过地面注水管线进入水井。由于注水站增压泵的振动特性以及注水管线不稳定性,易产生注入液流速的不稳定,使注水井管柱易产生轴向振动和横向振动,造成注水管柱工作环境恶化,尤其是管柱中补偿器段横向振动明显,易产生油管和套管的碰撞、摩擦磨损,导致油管和套管防腐层破裂,引发管柱系统化学腐蚀和电腐蚀。
根据目前油田注水井现状以及油水井长寿命需求,设计了减振防磨补偿器,有效改善注水管柱振动向套管的传递,防止油管与套管之间的摩擦磨损的发生。
经过检索,发现很多补偿器都是轴向补偿。横向的大都是不具有补偿功能的扶正器,比如申请号:200520113584.X,申请日:2005-07-15公开了一种自封补偿抽油扶正装置,在对抽油杆柱进程扶正过程中起到自封补偿抽油的功能。是在抽油杆凸台与外螺纹连接的接箍之间夹固档环后加上扶正套,并在档环上嵌套新月形密封皮碗。该自封补偿抽油扶正装置在抽油杆上下运行过程中利用密封皮碗起到自封补偿作用,密封皮碗边缘部分的高耐磨涂层和扶正套发挥扶正作用,避免抽油杆的偏磨。
以上公开技术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原理完全不同,也没有任何起到技术启示的技术特征。另外本申请在径向补偿的同时还可以轴向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井管柱减振防磨补偿器及方法,改善了注水管柱振动向套管的传递环境,解决了油管与套管之间的摩擦磨损,导致电化学腐蚀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水井管柱减振防磨补偿器,包括外管、中心管,还包括补偿管、条形板簧、挡套,所述中心管安装在外管内腔,所述补偿管安装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环空内,所述挡套连接在外管下端,所述条形板簧设置在补偿管和外管之间环空内,所述条形板簧上端固定在补偿管外侧,下端则抵接在挡套上端,所述的外管侧面设有轴向的细长矩形孔,补偿管能向下拉动条形板簧使条形板簧弯曲后突出于细长矩形孔外。
所述条形板簧在补偿管上为均布有多个,所述外管上的细长矩形孔同样均布有和条形板簧相同的数量,条形板簧和细长矩形孔一一对应。
所述补偿管上开设径向的用来放置锁块的矩形锁块孔,所述挡套内侧开设有对应于矩形锁块孔的且能使锁块进入的环形凹槽。
所述中心管下部外侧也设有对应于矩形锁块孔的且能使锁块进入的环形凹槽。
所述锁块内外侧均为圆弧形,下端外侧倒角,倒角径向尺寸为锁块径向厚度。
所述补偿管下部轴向均布4个或6个矩形锁块孔。
所述补偿管上端设有定位台阶,防止条形板簧向上移动。
所述条形板簧为弓形。
所述条形板簧上端用沉孔销钉紧固在补偿管外侧,下端用螺钉紧固在外管上。
所述外管上端内侧设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上设有径向螺纹孔,螺纹孔安装剪钉,剪钉定位中心管轴向位置。
所述中心管上部外侧设有一台阶,与外管的环形台阶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1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旋转扶正器
- 下一篇:一种滚轮式钻井工具面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