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0427.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华;位凤军;刘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B03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油 抽取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设备,包括净化框、电磁铁、油泵室、抽油泵、吸油管、排油管、轴承、收取室、滑轮以及圆柱座,净化框安装在基座框内,电磁铁安装在净化框内,该设计实现了废油中金属残渣的吸附,油泵室设置在基座框的中部,抽油泵安装在油泵室内,且抽油泵安装在出油口二上,进油口二通过吸油管与进油口一连接,进油口二开设在盖板上,排油管左端安装在抽油泵上,排油管右端安装在出油口上,该设计实现了对废油有效抽取的功能,轴承安装在收取室的下端面,圆管安装在轴承的上端面,滑轮安装在安装框内,该设计实现了油管自动收取,本发明结构合理,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设备,属于汽修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用引擎、压缩机、以及其他具有主动或从动齿轮组的产业机械均须使用润滑油或通称为机油,对机件施以润滑作用,然而,由于机械运转中诸多因素会造成润滑油的劣化,通常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必须更换机油,以免机械磨耗加剧,进而造成损坏,更换下来的机油则称为废机油,废油之中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重金属、废酸、化学添加剂、污泥、以及其他对动植物有害的有机或无机物等,这些如只进行简单的传统方法进行处理回收再用,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现有技术中汽修废油抽取设备不能够对废油中的金属残渣以及非金属残渣进行分离,极易磨损抽油泵,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汽修废油抽取设备需要人工安装油管抽取废油而导致油滴飞溅到衣服上,废油中有害物质对人有害,现有技术中汽修废油抽取设备抽取废油不彻底,影响工作进程,所以所以急需要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修废油抽取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净化机构、抽排机构以及油管收取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盖板、方体框、出油口一、放置台、轮子以及基座框,所述盖板安装在基座框上端面,所述方体框安装在基座框右端面,所述出油口一安装在方体框内,所述放置台开设在方体框内下端面,所述轮子安装在基座框下端面,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密封螺栓、螺栓孔、净化框、环扣、电磁铁、进油口一以及出油口二,所述密封螺栓安装在螺栓孔内,所述螺栓孔开设在净化框下端面,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净化框内,所述净化框安装在基座框内,所述进油口一开设在净化框上端面,所述出油口开设在净化框右端面,所述抽排机构包括油泵室、抽油泵、吸油管、进油口二以及排油管,所述油泵室设置在基座框中部,所述抽油泵安装在油泵室内,且抽油泵安装在出油口二上,所述进油口二通过吸油管与进油口一连接,所述进油口二开设在盖板上,所述排油管左端安装在抽油泵上,所述排油管右端安装在出油口一上,所述油管收取机构包括内螺纹圆槽、轴承、圆管、油管接口、收取室、导管口、滑轮、安装框、杆孔、摇杆、闭合盖以及圆柱座,所述内螺纹圆槽开设在圆柱座下端面,所述轴承安装在收取室下端面,所述圆管安装在轴承上端面,所述油管接口开设在圆管的顶端侧面上,所述收取室开设在圆柱座内,所述导管口开设在闭合盖中部,所述安装框安装在闭合盖上端面,所述闭合盖安装在圆柱座上端面,所述滑轮安装在安装框内,所述杆孔开设在安装框右端面上,所述摇杆安装在杆孔内,所述圆柱座安装在盖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轮子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轮子分别安装在基座框下端面四个拐角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二为外螺纹圆柱结构,所述内螺纹圆槽安装在进油口二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轮分别安装在安装框内的上端与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收取室内配有塑料管,且塑料管安装在油管接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框下端面为圆锥结构,所述净化框内配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0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