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小容量薄膜电容的高功率因数二极管整流器永磁电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638.2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祥;林宏民;冯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H02P27/08;H02P27/12;H02P29/50 |
代理公司: | 31205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聪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容量 薄膜 电容 功率因数 二极管 整流器 永磁 电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采用小容量薄膜电容的高功率因数二极管整流器永磁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驱动系统功率关系,离线计算出使得逆变器瞬时输入功率正弦的d-q轴电流给定值并存于查找表中;为方便计算,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近似表示d-q轴给定电流:
其中Id0,Iq0,Id1,Iq1,φd,φq分别为d-q轴电流直流偏移量、两倍频交流幅值和相位,θg是交流电网的相位角,Id0和Iq0应满足参考转矩;
S2、由平均输入功率和实时转速选取d-q轴给定电流及d-q轴实时电流输入PWM预测控制器实现对给定电流的控制,根据系统数学模型预测出使下一时刻实际电流跟踪给定电流的d-q轴给定电压,输出逆变器给定电压矢量;
考虑到数字控制中控制器固有的计算时间,需要进行延时补偿处理,将离散化后的方程向前再推算一步,可得PWM预测控制器的模型:
其中id(k+1),iq(k+1)分别为考虑延时补偿的d-q轴电流值,id*(k),iq*(k)为k时刻的d-q轴电流参考值,vd*(k+1),vq*(k+1)分别为PWM预测控制器输出d-q轴给定电压,Ts为控制周期;
S3、输出逆变器给定电压矢量需要进行实时修改,利用电机实时电流矢量和给定电压矢量计算的功率与逆变器期望输出功率之间的误差,计算最小电压修正矢量加入控制,直接修改给定电压矢量以补偿功率差异;
所述最小电压修正矢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idq为电机d-q轴实时电流,vdq*为PWM预测控制器输出d-q轴给定电压,Δvdq*为最小d-q轴电压修正矢量,Pinv*为逆变器给定功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Vg是电网电压的幅值,θg是交流电网的相位角,是平均输入功率,ωg是交流电网的角速度,Cdc是直流母线电容;
S4、采用过调制算法,在增大逆变器输出电压能力的同时,使得修正后的逆变器给定电压始终在逆变器输出电压限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小容量薄膜电容的高功率因数二极管整流器永磁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d-q轴电流给定值离线计算满足:电机控制要求的转矩与转速;逆变器输出电压限制裕度;逆变器瞬时输入功率按正弦规律变化;
所述离线计算的电流给定值保存于二维查找表中,由期望平均输入功率和电机实际转速共同确定d-q轴给定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小容量薄膜电容的高功率因数二极管整流器永磁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最小电压修正矢量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与实际电机电流矢量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小容量薄膜电容的高功率因数二极管整流器永磁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用于调制修正后给定电压的过调制算法,其最大输出电压幅值随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对于超出调制范围的电压矢量,该过调制算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取调制范围内同一功率点的电压矢量作为最后修正电压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6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