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房颤易感基因检测的SNP分型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119.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方;葛斌文;谢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新锦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盒 易感基因 位点 基因 检测 遗传易感性 易感基因型 基因水平 快速检测 批量检测 特异性强 灵敏度 个位 通量 引物 应用 耗时 评估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房颤易感基因检测的SNP分型试剂盒及其应用,用于房颤易感基因检测的SNP分型试剂盒,包括如下易感基因的6个SNP位点的引物:KCNN3基因上的RS13376333位点、ZFHX3基因上的RS7193343位点、CAV1基因上的RS3807989位点、TBX5基因上的RS3825214位点、4q25上的RS2200733和RS10033464两个位点。该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耗时短、通量高可实现批量检测等诸多优点;该试剂盒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出待测者的房颤易感基因型,还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评估待测者的房颤遗传易感性,为房颤的预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房颤易感基因检测的SNP分型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当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目前,全球房颤患病人数达3350万,我国现患病人数已达1000万以上,预计到2060年将增加2倍。房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可引起脑卒中、心力衰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死亡等严重后果,是二十一世纪亟待解决的心脏疾病领域重大课题之一。
自房颤被发现以来,关于房颤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近十年来,科学界则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对房颤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上来,这些研究为证明房颤为遗传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尤其是以大样本研究为依据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为心房颤动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关联分析方面,各研究中心发表了很多与房颤相关的位点,其中与房颤显著相关的主要有染色体4q25上的RS2200733和RS10033464两个位点、KCNN3基因上的RS13376333位点、ZFHX3基因上的RS7193343位点、CAV1基因上的RS3807989位点、TBX5基因上的RS3825214位点等。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norphism,SNP)是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变异的主要形式,是决定人类疾病(尤其是多基因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性差异的核心信息。ARMS-PCR是Newton等首先建立用来检测已知突变的方法。其原理是在DNA序列一端的突变处设计两个引物,突变位点位于引物的3'末端,一个相应于正常等位基因序列引物,一个相应于突变基因序列引物,再在DNA另一端设计一个共用引物,从而用PCR对突变基因进行检测。目前,用于房颤易感基因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测序法以及基因芯片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等缺点。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84474.7,名称为房颤易感基因基因无创检测试剂盒的中国专利,具体涉及DNA测序技术,该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不利于批量检测;申请号为201110338262.5,名称为用于预测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疗效的基因芯片的中国专利,具体涉及基因芯片技术,该方法虽能检测多个房颤相关SNP位点,但涉及DNA提取及多次PCR扩增,操作步骤较多。
房颤,尤其是孤立性房颤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除了家族性房颤外,人群中散发的房颤患者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因此,深入了解房颤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将有助于对这一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房颤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健康和经济负担,使得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对房颤前期筛查、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从发生机制上深入认识房颤,才能更好地防治房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房颤易感基因检测的SNP分型试剂盒及其应用,该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耗时短、通量高可实现批量检测等诸多优点;该试剂盒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出待测者的房颤易感基因型,还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评估待测者的房颤遗传易感性,为房颤的预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