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9061.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密;黄贵君;谢韬;任怡;罗义;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H02H3/20;H01H7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浪涌保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保护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源浪涌保护器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源浪涌保护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电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坏。传统的电源浪涌保护器在故障时,电路仍旧对负载输出。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可以在故障时对负载无输出,保障负载的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可以在故障时对负载无输出,从而保障负载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通过其输入端L端、N端和PE端,以及输出端L’端、N’端和PE’端串联在供电线路上。
该电源浪涌保护器包括:脱扣机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
所述脱扣机构第一管脚与所述L端电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第三管脚与所述L’端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与所述脱扣机构第二管脚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第二管脚与所述N端电连接;所述放电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N端和所述PE端电连接;所述N端与所述N’端电连接,所述PE端与所述PE’端电连接;所述L’端用于连接负载;
所述脱扣机构第二管脚用于监控压敏电阻状态,当所述压敏电阻无故障时,所述脱扣机构第二管脚与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第一管脚和第三管脚连通;当所述压敏电阻故障时,所述脱扣机构第二管脚与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的连接端脱扣,所述脱扣机构第一管脚和第三管脚断开。
更优的,该电源浪涌保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L端和所述脱扣机构第一管脚之间的熔断器。
更优的,该电源浪涌保护器还包括:故障提示模块,所述故障提示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脱扣机构第三管脚电连接,所述故障提示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N’端电连接。
更优的,所述故障提示模块为LED指示灯。
更优的,所述脱扣机构第二管脚与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通过低熔点焊料焊接连接,当所述压敏电阻发生故障产生温度升高时,所述脱扣机构第二管脚与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的焊接连接端因低熔点焊料熔融或熔化而脱扣,所述脱扣机构第一管脚和第三管脚断开。
更优的,所述脱扣机构包括机构盒体、滑块、脱离弹片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机构盒体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被压在所述脱离弹片下,所述脱离弹片的第一端设有连接L端的第一管脚,所述脱离弹片的第二端和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在所述机构盒体的低温焊接点处焊接连接,所述弹簧的作用力方向为所述脱离弹片和所述低温焊接点分离的方向,所述压敏电阻设有和所述第一管脚电连接用于和外界负载串联的第三管脚,所述压敏电阻背离所述第一管脚的一端设有第二管脚,所述第二管脚和所述放电管连接。
更优的,所述压敏电阻设置在所述机构盒体上,所述压敏电阻和所述脱离弹片之间设有隔片,所述隔片上设有容所述压敏电阻第一管脚穿过的通孔。
更优的,该电源浪涌保护器还包括:浪涌保护器壳体,所述浪涌保护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L端、N端、PE端、L’端、N’端和PE’端线路穿过的通孔。
更优的,所述浪涌保护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螺钉固定的固定耳部。
更优的,该电源浪涌保护器还包括:灌封所述浪涌保护器壳体以及该浪涌保护器壳体内各元器件的用于IP67防水防尘等级的环氧树脂部或硅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立媒体通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