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奇异值分解的全波核磁共振信号噪声滤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8194.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5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宝凤;任华;王超群;蒋川东;易晓峰;朱慧;刘建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4 | 分类号: | G01V3/14;G01V3/38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奇异 分解 核磁共振 信号 噪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奇异值分解的全波核磁共振信号噪声滤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地面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器采集一组观测MRS含噪数据;
步骤(2):对步骤(1)的数据进行以拉莫尔频率为中心的带阻滤波,实现初步信噪分离;
步骤(3):将步骤(2)的结果进行第一次奇异值分解,重构出噪声数据;
步骤(4):用步骤(1)的观测MRS含噪数据减去步骤(3)的重构出的噪声数据,得到以信号能量为主、噪声能量相对较小的数据;
步骤(5):对步骤(4)的结果进行第二次奇异值分解,重构出想要提取的MRS信号;
步骤(6):对步骤(5)后的结果利用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MRS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第一次奇异值分解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a:确定分解阶数L、延迟步长τ,对步骤(2)得到的数据构建吸引子轨迹矩阵A;
步骤3b:对吸引子轨迹矩阵A进行第一次奇异值分解;
步骤3c:分解后得到K个奇异值λ1,λ2,....λP...λK且按照降序排列,前P个较大的奇异值主要代表噪声数据;
步骤3d:选取前P个较大的奇异值,其余奇异值置零;
步骤3e:利用奇异值分解的逆过程,重构出噪声数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迟步长τ=3~5,分解阶数L满足分解阶数L大于非零奇异值的个数,使得吸引子轨迹矩阵A分解充分。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第二次奇异值分解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5a:确定分解阶数L1、延迟步长τ1,对步骤(4)得到的数据构建吸引子轨迹矩阵A1;
步骤5b:对吸引子轨迹矩阵A1进行第二次奇异值分解;
步骤5c:第二次分解后,前两个较大的奇异值主要代表想要提取的MRS信号,其余奇异值代表噪声;
步骤5d:选取前两个较大的奇异值,其余奇异值置零;
步骤5e:利用奇异值分解的逆过程,重构得到想要提取的MRS信号。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迟步长τ1=3~5,分解阶数L1满足分解阶数L1大于非零奇异值的个数,使得吸引子轨迹矩阵A1分解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81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