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路-网模式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48050.5 | 申请日: | 2017-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穆云飞;邵尹池;贾宏杰;董晓红;余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电动汽车 充电 负荷 时空 预测 方法 | ||
1.一种车-路-网模式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交通网络模型,包括:
步骤1-1:表征网络拓扑结构,以G(V,E)代表道路网络拓扑图,其中:V是{1,2...n}为路网系统中的道路交叉节点集合,E是路网系统中的道路;所有道路均为双行道,道路权值的邻接矩阵为D,用于描述各路段长度以及节点连接关系;邻接矩阵D中元素dij的赋值规则如(1)式所示:
其中lij是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道路长度;inf表示节点不直接连通;因此矩阵D可以用(2)式表示:
利用Floyd最短路径算法,即可获取道路各节点间的最短行驶路径;
步骤1-2:建立速度-流量实用模型;
利用如式(3)所示的速度-车流量实用模型计算t时刻道路{i2,j2}上车辆的行驶速度v:
式(3)中,表示道路{i2,j2}在车流密度为0时的行驶速度;为道路{i2,j2}的通行能力,为t时刻当前道路汽车数量;与的比值为当前道路饱和度;a,b,n为不同道路等级下的自适应系数,将道路{i2,j2}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对主干道,a,b,n分别取值1.726、3.15和3;对次干道,a,b,n分别取值2.076、2.870和3;
步骤1-3:划分功能区域;
将城市区域按照功能定位与基本负荷特征划分为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作区,各区域均包含若干交通节点和配电网节点;
步骤二:获取电动汽车参数,包括基本固定参数和状态参数;
步骤2-1:按出行特点将电动汽车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计程车、上班用私家车和其他功能用车,所述其他功能用车至少包括非工作用私家车、商务车和小型货物用车;
步骤2-2:获取电动汽车基本固定参数,包括厂商、型号、电池种类、电池容量Cap和每公里的耗电量ΔCap;
步骤2-3:获取区域内三种类型电动汽车的出行时间概率分布曲线,往返居住地与工作地点的私家车的返程时间的概率分布曲线;
步骤2-4:确定每辆电动汽车状态参数,包括:
步骤三:计算单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
首先,根据大型交通网络OD矩阵推算方法得到三种类型电动汽车在不同时段的OD矩阵;然后,调用每一类电动汽车所对应的OD矩阵,利用OD分析法确定待充电位置、充电时间和充电方式,包括以下情形:
3-1、若第j辆电动汽车的类型为计程车,则:根据计程车出行分布概率曲线生成出行时刻ts,令仿真时刻t=ts,通过调用计程车OD矩阵B和Floyd算法确定行驶目的地d和行驶里程ld;由步骤1-2建立的速度-流量实用模型计算各路段的行驶速度和v行驶时间Δti;当电量Capt低于阈值Capc时就近快充,从而确定带充电位置和充电时间;重复该过程至仿真结束为止,从而确定该辆计程车一天内的快充信息;
3-2、若第j辆电动汽车的类型为上班用私家车,则:根据上班用私家车出行分布概率曲线生成出行时刻ts,令仿真时刻t=ts,通过调用上班用私家车OD矩阵和Floyd算法确定行驶目的地即工作地d和行驶里程ld;到达工作地d后更新电动汽车状态参数,比较行驶里程ld与续航里程R,判断电量能否支撑返程,若不能则在工作地d慢充,若能则确定返程时刻tf,返回居住地后更新状态参数,并由智能充电策略确定慢充开始充电时间;
3-3、若第j辆电动汽车的类型为其他功能用车,则:根据其他功能用车出行分布概率曲线生成出行时刻ts,令仿真时刻t=ts,通过调用其他功能用车OD矩阵和Floyd算法确定本段行驶目的地d和行驶里程ld;比较行驶里程ld与续航里程R,判断是否需要途中快充,如需要,则按照上述3-1中提供的方法确定充电位置和充电时间;到达目的地d后更新电动汽车状态参数,并生成下一段行驶时间ts1和行驶目的d1,利用Floyd算法计算行驶里程ld,比较行驶里程ld与续航里程R,判断是否需要在目的地d充电,根据逗留时间长短确定充电方式为快充或慢充;重复该过程至仿真结束为止,从而确定该辆其他功能用车一天内的充电信息;
步骤四:通过蒙特卡洛法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8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