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驯养野生棘腹蛙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46727.1 申请日: 2017-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69738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5
发明(设计)人: 田苇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黔东南桥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代理人: 李剑
地址: 556400 贵州省黔***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驯养 野生 棘腹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驯养野生棘腹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棘腹蛙为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体大而肥壮,体长97~110毫米,雄蛙稍大。皮肤较粗糙,背面有若干成行排列的窄长疣,趾间全蹼。雄性前肢特别粗壮,胸腹部满布大小黑刺疣,成体背面多为土棕色或浅酱色,上下颌有显著的深棕色或黑色纵纹。两眼间常有一黑横纹,背部有不规则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咽喉部棕色花斑较多,瞳孔菱形,深酱色。

棘腹蛙体形肥大(大者可达 500克),肌肉丰满,肉质洁白细嫩,味极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是我国的大型食用蛙类,民间常捕为食用或药用。食用棘腹蛙可清热解毒、滋补强身,民间还将其用于治疗小儿虚瘦、病后及产后虚弱等症;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

棘腹蛙生活在水流平缓的山溪里或流溪旁的静水塘内。白天匿居溪底棘腹蛙石块下或洞内,天黑时出穴活动。繁殖季节在5~8月卵产于小山溪瀑布下水坑内,粘附在石上或植物根上。卵大卵在胶膜内成串悬挂在水中。蝌蚪一般分散生活于小山溪水坑内。

棘腹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对环境要求高,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条 件受到严重污染,适宜棘腹蛙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已越来越少,野外棘腹蛙也越来越珍希,商品棘腹蛙的市价价格越来越高。因此,人工设计创造适宜棘腹蛙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态条件,开展棘腹蛙工程化安全养殖是发展这一产业最好的途径,而现有的人工养殖方法,对于野生棘腹蛙的驯养成活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驯养野生棘腹蛙的方法,提高野生棘腹蛙的驯养成活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驯养野生棘腹蛙的方法一种驯养野生棘腹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用于驯养棘腹蛙的仿生态环境的驯养池;

(2)在棘腹蛙放养的前10天,将驯养池内污物清除干净,然后向驯养池内加水并加入消毒剂进行消毒,3~5天待消毒剂的药性消失之后,将消毒之后的水排除驯养池,并注入新水;棘腹蛙放养前,用十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进行浸泡消毒,三天内自然放养棘腹蛙;棘腹蛙放养4~5天之后,进行诱导觅食10~15天,所述诱导觅食包括:在灯下放置活饵,于傍晚七至八点进行一个小时灯光照射,引诱外界昆虫飞至灯光处,以供棘腹蛙自然捕捉觅食;

(3)每年4月气温20℃以上开始配种产卵,孵化得到蝌蚪;

(4)将孵化得到的蝌蚪进行培育,得到幼蛙;

(5)将幼蛙进行驯化,当体重长到50g~80g,进入成蛙养殖阶段。

作为优选,在驯养池处搭建遮阴棚,驯养池的池边近水池带种植常绿木本植物,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每年4月,当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在卵产出2~4小时内用捞出移入孵化池内进行孵化。

作为优选,所述孵化池中卵的密度为5000粒~6000粒/㎡,水深25~30cm,孵化用水的pH值为6.5~7.5为好,水温控制在20℃~30℃之间。

作为优选,在孵化池的进排水口处设置细纱网。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将孵化出的蝌蚪在孵化池中养8~12天之后,将同日龄的蝌蚪放入消毒处理过的蝌蚪池,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0日龄蝌蚪1500尾,20日龄700~1000尾,30日龄200~300尾,或80日龄蝌蚪100尾。

作为优选,所述不步骤(5)中,给新培育出来的幼蛙喂活饵,每只幼蛙每天投饵1~3克,每天傍晚投喂1次,幼蛙应按规格大小进行分级饲养,放养密度为100~200只/㎡,待幼蛙的体重长到25~35g之后开始驯食。

作为优选,所述成蛙养殖阶段包括:

(a)将成蛙池进行消毒处理,待毒性消失后再放入幼蛙,并用0.01%的高锰酸钾液泡消毒幼蛙5分钟;

(b)放养密度为20~80只/㎡,定时定量投喂饵料,所述投喂量为蛙体重的5%~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中野生棘腹蛙驯养方法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应用,结合了野生棘腹蛙的生活习性,较为科学实用,驯养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适宜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阶段:建造驯养的仿生态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黔东南桥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黔东南桥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