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振元件轴向加载高频机械阻抗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4893.8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锁泉;纪德权;郝夏影;刘恺;万夏琪;沈斌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件 轴向 加载 高频 机械 阻抗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接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组件多轴向随机振动转接工装。
背景技术
轴向加载轴向机械阻抗测试装置,可检测收集被测隔振元件的阻抗参数,以检验被测隔振元件是否符合标准,目前的轴向加载轴向机械阻抗测试装置在低频段可很好的检测被测隔振元件阻抗参数,但在高频测量能力不足,测试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隔振元件轴向加载高频机械阻抗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振元件轴向加载高频机械阻抗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在刚性基础上的底座,底座上依次刚性连接下端加载气囊、下连接板、浮动质量块、输出端动态测力板和下过渡板,下过渡板上刚性连接被测隔振元件,被测隔振元件上端刚性连接上过渡板,上过渡板上依次刚性连接输入端动态测力板、激振质量块、上连接板、上端加载气囊、顶板、静态力传感器和可调节加载框架,所述可调节加载框架可移动并固定在导向杆上,所述可调节加载框架正上方弹性悬吊激振器,激振器的通过激振杆穿过可调节加载框架和顶板刚性连接到上连接板上,所述上、下端加载气囊连接供气系统,所述上、下过渡板上均至少固定两个垂直加速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过渡板或下过渡板上至少连接两个垂直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激振器的震动频率范围为5~3000Hz。
所述输出端、输入端动态测力板和均至少采用三个动态力传感器装配而成,动态力传感器的动态分辨率小于0.1N。
所述上、下端加载气囊其自身总刚度小于被测隔振元件刚度的十分之一,且固有频率低于5Hz。
一种隔振元件轴向加载高频机械阻抗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将被测隔振元件刚性连接到下过渡板上,调节可调节加载框架在导向杆上的位置,使上过渡板位于被测隔振元件上方,并将被测隔振元件刚性连接到上过渡板上,完成被测隔振元件的安装;
2)加载:通过供气系统向上、下端加载气囊充气,对被测隔振元件进行加载,通过静态力传感器可检测被测隔振元件是否达到加载量;
3)测试:启动激振器带动上连接板、激振质量块、输入端动态测力板、上过渡板、被测隔振元件、下过渡板、输出端动态测力板、浮动质量块和下连接板振动,通过输入、输出端动态测力板分别检测被测隔振元件两端的动态力,通过上、下过渡板的垂直加速度传感器测试检测被测隔振元件两端的轴向振动加速度,所述垂直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被测隔振元件的水平振动,如果水平振动超出设定值即可停止测试;
4)数据处理:收集被测隔振元件两端的动态力和轴向振动加速度,即可处理得到被测隔振元件机械阻抗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隔振元件轴向加载高频机械阻抗测试装置可对被测隔振元件进行不同的压力加载,宽频段激励,也可加载不同尺寸规格的被测隔振元件,结构简单,测量数据准确,可广泛引用于隔振器、绕性接管、波纹管、弹性支撑等隔振元件的机械阻抗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组件多轴向随机振动转接工装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组件多轴向随机振动转接工装上过渡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微波组件多轴向随机振动转接工装下过渡板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下端加载气囊;3、下连接板;4、浮动质量块;5、输出端动态测力板;6、下过渡板;7、被测隔振元件;8、上过渡板;9、输入端动态测力板;10、激振质量块;11、上连接板;12、上端加载气囊;13、顶板;14、静态力传感器;15、可调节加载框架;16、导向杆;17、激振器;18、供气系统;19、垂直加速度传感器;20、水平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酯化气取样气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封片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