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4792.0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榊原一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B60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 ||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多个通孔且通过空出间隔定位的至少两处的粘接部相互粘接的两个板状部件;以及插入相邻的所述粘接部之间且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的支承部件,以在粘接后的两个板状部件中的一个板状部件的外表面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所述一个板状部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胎面部内表面安装板状部件从而能够降低空腔共鸣音的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车辆行驶在粗糙的路面、越过路面的接缝时,有时在车内产生被称作路面行驶噪音的噪音。路面行驶噪音是轮胎相关的噪音之一,当路面的凹凸成为输入而轮胎被施加振动时,由于该振动,激起轮胎内部的空腔共鸣音,引起车内的噪音。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降低路面行驶噪音为目的而在被轮辋和充气轮胎包围的轮胎内腔配置了由海绵材料构成的噪声抑制材料的充气轮胎。但是,这种海绵材料存在增加轮胎整体的重量而引起耗油量变差的可能性。另外,由于需要较多的海绵材料,因此还存在导致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充气轮胎,其以抑制大的成本增加的同时防止路面行驶噪音变差为目的,在形成于轮胎内周面和轮辋外周面之间的空气室内设有在圆周方向上划分该空气室内的隔壁。通过利用隔壁在圆周方向上划分空气室内,由此空气室内的气柱的等效长度变短,能够使气柱共鸣的共鸣频率偏移,因此能够防止由气柱共鸣引起的路面行驶噪音的恶化。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充气轮胎,其以抑制重量增加的同时降低因空腔共鸣音引起的路面行驶噪音为目的,在轮胎的内壁具备在轮胎内腔内沿大致轴向延伸的薄壁的弹性隔板。通过在轮胎内腔内设置弹性隔板,轮胎内腔内整体的声压模式方式变化,降低了车内噪声级。
然而,这样的隔壁或隔板,其自身振动,有可能作为新的声源使空腔共鸣音引起的路面行驶噪音恶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6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17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941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和成本增加,又能够降低空腔共鸣音的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通过如下的本发明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
两个板状部件,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且通过空出间隔定位的至少两处的粘接部相互粘接;以及
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插入相邻的所述粘接部之间且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
以在粘接后的两个板状部件中的一个板状部件的外表面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所述一个板状部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爆胎平衡保护装置
- 下一篇: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