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44637.9 申请日: 2017-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699586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1
发明(设计)人: 杨迎青;兰波;陈洪凡;孙强;黄嘉佳;吴海燕;余建;李湘民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24;C12Q1/18;G01N33/577;G01N33/569;A01H1/04;C12R1/94
代理公司: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代理人: 曹治丽
地址: 330200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模拟 环境 利用 白背飞虱 南方 水稻 黑条矮缩病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一个新种,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同属不同种。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自然寄主包括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而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由白背飞虱带毒传播,是近年来造成越南北部和我国南方等省区水稻矮缩病的主要病原。白背飞虱在我国中部与北部地区不能越冬,所以该病都局限在我国南方省区。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国江西、湖南、广东、湖北和海南等省暴发成灾,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受害面积超过30万hm2,约6500hm2水稻失收。

目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主要采用“治虫防病”的措施,通常是早期采用杀虫剂杀灭稻飞虱以阻断传毒环节。但是,白背飞虱迁飞的不确定性,给“治虫防病”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探索杀虫剂以外的其它有效药剂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中,使用抗病毒剂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抗病毒诱导剂是能激活植物一系列抗病防卫反应的物质,在植物病毒的防治方面已受到广泛重视。由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白背飞虱带毒传播的,各个小区的自然发病情况很难一致,同一处理不同小区的重复性较差,试验数据难以分析。因此,本发明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在药剂筛选中尤为重要。

同时,抗病品种筛选是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另一重要途径。白背飞虱迁飞的不确定性、不同田块虫量大小不均、不同年份虫量差异较大以及迁入时间不一致等因素,给田间抗病品种的筛选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对于抗病品种筛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传毒效率高、稳定性好的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少传毒效率高、稳定性好的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及其应用。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采用模拟环境密闭系统,所述模拟环境密闭系统内的相对湿度为70%,温度控制在24-25.5℃,每日半天光照。

所述模拟环境密闭系统内至少设置有4个独立的功能室,其中4个功能室分别用作水稻种植室,养虫室,饲毒室,接毒室。

包括如下步骤:

(1)供试水稻苗的种植:水稻浸种催芽,然后播种于50厘米×30厘米×10厘米的盒式容器内,并置于所述水稻种植室内;

(2)白背飞虱的饲养:将白背飞虱养殖于所述养虫室内,待所述水稻种植室内的水稻苗长到3叶1心期将其转到所述养虫室内饲虫;

(3)带毒苗的获取:田间采集并经确认带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水稻病株种植于网室内,或将部分病株保存于-80℃冰箱;

(4)白背飞虱的饲毒:将步骤(3)饲养的白背飞虱3龄若虫饲毒12~22小时;

(5)传毒:将步骤(4)饲毒后的3龄白背飞虱若虫接虫到健康苗,继续饲养8~10天,使其度过循回期;然后将白背飞虱转接到供试稻苗上,每隔6小时赶虫一次。

步骤(5)接虫按2~3头/株的接虫量接于3叶1心期的供试稻苗上,接毒12~23小时。

所述的传毒方法在在药剂筛选中的应用。

所述药剂指抗病毒剂或抗病毒诱导剂。

所述的传毒方法在在水稻抗病品种筛选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不同品种的水稻浸种催芽后播种在50厘米×30厘米×10厘米的盒式容器内,每个品种播3盒,每盒120~150粒种子,设3个重复。

(2)将步骤(1)的不同品种的3叶1心期水稻苗转到养虫室内,用饲毒12小时的白背飞虱对各处理过的3叶1心期稻苗进行接毒;

(3)8~10天后,将不同品种水稻苗移栽到覆有防虫网的水田内,每种药剂3个小区,每小区120丛。

所述的传毒方法在筛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度单抗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