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4378.X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0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华玲;赵新杰;丁震;谢文;薛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河南省洛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K9/16;A61P29/00;A61K33/06;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41120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科 术后 感染性 发热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0~30份、青蒿10~20份、知母5~15份、鳖甲10~30份、生地黄5~15份、紫苏叶5~15份、白薇5~15份、积雪草5~15份、人参3~10份、肉桂1~5份和甘草1~5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显著的养阴透热、益气解表的功效,用于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术后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多见于创伤较大、手术复杂、出血较多的脊柱、骨盆、复杂四肢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一般表现为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偶有高热。有研究表明,97%的术后发热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发热持续时间长,血象均在正常范围内,伤口干燥,无红肿、渗出,不提示存在感染情况。现代医学认为发热原因是由于术后切口内无菌性坏死物、出血及渗液的吸收,吞噬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后,释放出致热原而引起的。术后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但体温升高将明显增大组织能量的消耗,加重器官负荷,可诱发器官功能不全。目前西医无诊断用药依据,一般多采取物理降温或用解热镇痛药等方法对症处理。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汗出热退,但过后热势又起,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术后发热还可能导致医生过多的使用抗生素,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也不利于患者的进一步恢复。
中医认为,损伤及手术中出血过多,阴液亏耗,气随血脱,气阴两虚,阴不制阳,虚阳外越而发热;或损伤后气血虚弱,腠理疏松,卫外功能不固,外邪侵入,邪正相争而发热。中医药疗法治疗骨科术后发热有一定优势,见于报导的常用方剂有清营汤、清骨散、当归补血汤、四妙散、归脾汤、补中益气汤、沙参麦冬汤等。但治法多以补血、滋阴、益气、活血、利湿为主,有一定局限性;临床治疗也多以汤剂为主,仍保持着原始的煎煮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使用、储放有诸多不便,质量难以控制等,因此限制了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针对骨科术后气阴两虚、血虚阳浮、表邪散见的病机,以养阴清热为主,补气散邪为辅,虚实同清,表里同治,气阴并调,标本兼治,对症准确,相互协同,共同发挥养阴透热、益气解表的功效,对发热、恶寒、心烦、口渴、乏力、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夜热早凉、舌红少苔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0~30份、青蒿10~20份、知母5~15份、鳖甲10~30份、生地黄5~15份、紫苏叶5~15份、白薇5~15份、积雪草5~15份、人参3~10份、肉桂1~5份和甘草1~5份。
作为本发明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的进一步优化,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石膏15份、青蒿15份、知母10份、鳖甲15份、生地黄10份、紫苏叶10份、白薇10份、积雪草10份、人参6份、肉桂2份和甘草3份。
所述的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配方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药,加入原料药总重量6~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8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的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药用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配方比例分别称取各原料药,加入原料药总重量8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8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2的稠膏,真空干燥,并将干燥后的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药用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河南省洛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河南省洛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