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4180.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贾斌;万承军;王应江;罗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池 水位 溢水池 溢流水 综合系统 捞渣机 回用 废水处理站 回用系统 污水排放量 处理负担 减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当第一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三水位时,将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一溢水池;当第二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六水位时,将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二溢水池;当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八水位时,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一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当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位超过第十一水位时,将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一储水池。上述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控制方法,实现了将所述第一溢流水回用系统与所述第二溢流水回用系统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有效的减小了向废水处理站的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废水处理站处理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溢流水回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燃煤发电厂,一般会采用捞渣机对锅炉内煤粉燃烧后的废渣进行收集并运送到锅炉房外面以待后续处理。一般一台锅炉对应有一套捞渣机以及一套溢流水回用系统,一套溢流水回用系统一般包括一个冷却废渣的储水池和一个容纳储水池溢出水的溢水池。而大型火力发电厂通常拥有两台或以上的锅炉,也就存在两套或以上的捞渣机及溢流水回用系统,目前不同的溢流水回用系统相互独立,各自溢水池的水仅回用至各自对应储水池,当溢水池超过警戒水位时,往往直接将溢水池的水排放至废水处理站,未能将多个溢水池统筹考虑、综合利用,会增加废水处理站的负荷、破坏环境。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控制方法,将不同的溢流水回用系统统筹考虑,尽量将溢水池的水回用至各个储水池,减少向废水处理站排放。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第一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三水位时,将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一溢水池;
当第二储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六水位时,将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输入第二溢水池;
当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位到达或超过第八水位时,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一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当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位超过第十一水位时,将所述第二溢水池的水输入所述第二储水池及/或所述第一储水池;
当需要将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排空时,若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位达到或低于第四水位,则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输送至所述第二储水池、直到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位达到第五水位,其中所述第五水位低于所述第六水位,所述第四水位低于所述第五水位。
上述捞渣机溢流水回用综合系统控制方法,可以将第一溢流水回用系统的第一溢水池的水输入第二溢流水回用系统的第二储水池,及/或将第二溢流水回用系统的第二溢水池的水输入第一溢流水回用系统的第一储水池,实现了将所述第一溢流水回用系统与所述第二溢流水回用系统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有效的减小了向废水处理站的污水排放量,降低了废水处理站处理负担。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位达到或超过所述第八水位时,若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位低于所述第三水位,则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只输入所述第一储水池、直到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位达到所述第三水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位不低于所述第三水位,但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位低于所述第六水位时,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只输入所述第二储水池、直到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位达到所述第六水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水位不低于所述第三水位,且所述第二储水池的水位不低于所述第六水位时,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排放至废水处理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位达到第七水位时,停止将所述第一溢水池的水向外输出,所述第一溢水池继续容纳所述第一储水池的溢出水,其中所述第七水位低于所述第八水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氧间
- 下一篇:地暖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