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密封的四同轴电缆端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3948.3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付贵龙;李伟彪;阳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2 | 分类号: | H01R43/042;H01R43/02;H01R43/28;H01R4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密封 同轴电缆 端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密封的四同轴电缆端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端接准备;步骤2、螺旋铜铠外壳处理;步骤3、焊接电缆密封支架;步骤4、焊后外观检查;步骤5、检漏试验;步骤6、三同轴电缆接头制作;步骤7、三同轴电缆接头完工后的尺寸检查;步骤8、密封装置安装。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核电站同轴电缆一次成功率低的缺陷,已经在AP1000全球首堆三门核电站通过验证,一次成功率达到了100%,能够节约很多材料和人力,而且其工艺的先进性使接头在运行中性能更稳定、更安全,能够使堆外核测系统测试通道在高温、高湿、高辐照的严酷环境下使用60年,比以往核电站同类产品多使用20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堆外核测量系统(NIS)同轴电缆端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密封的四同轴电缆端接工艺,属于核电站中堆外核测量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电站中堆外核测量系统(NIS)是利用堆外核测仪表探测反应堆泄露的中子来反应堆芯功率、功率变化和功率分布,用以控制反应速度和触发停堆,确保反应堆安全。堆外核测仪表探测到的信号极其微弱,为μA级。因此,堆外核测量系统仪表电缆和电缆的端接工艺极难掌握。历史上,秦山核电站二期堆外核测量系统仪表电缆端接的一次成功率只有47%,关键问题是工艺过程步骤不完备、尺寸等参数要求模糊、逻辑顺序不严密等;在大亚湾岭澳商运核电机组上曾发生两起因堆外核测量系统仪表同轴电缆接头异常导致机组被迫停堆检修达96个小时,田湾核电站也因接头密封性能不好导致测试通道的绝缘性能持续下降,这些质量问题的关键原因是端接工艺不先进、技术要求不严格,因此端接完成的接头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而目前最先进的AP1000核电站堆外核测系统同轴电缆接头数量多,每台机组接头数量136个,每套端接材料都要上万美金,十分昂贵,端接每个接头平均耗时2个小时,因此,一次成功率低下造成返工会浪费大量的材料费和推后施工进度,并且AP1000核电站堆外核测量系统还要求在事故工况严酷环境下执行其测量功能,并且设计寿命是60年,要比以往核电站的寿命多出20年,因此,以往的端接工艺尤其是密封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先进技术核电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一次成功率高、节约材料和人力、使接头的性能更稳定安全的机械密封的四同轴电缆端接工艺,解决了以往的核电站堆外核测量系统仪表同轴电缆端接一次成功率低,浪费材料,推后施工进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机械密封的四同轴电缆端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端接准备,有以下几个方面:
步骤1.1、选择制作环境温度为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下;
步骤1.2、清理杂物,杂物包括灰尘,确保整个端接过程环境清洁;
步骤1.3、制作简易操作台,在操作台上制作电缆头;
步骤1.4、清理接线箱,使箱内无灰尘和杂物;清洗进入接线箱内所有电缆;清洗所有端接工具;
步骤2、螺旋铜铠外壳处理,有以下步骤:
步骤2.1、剥除电缆铜铠的阻燃外护套;
步骤2.2、铜铠清洁;
步骤2.3、检查铜铠是否损伤;
步骤2.4、用三角刀锉,沿圆周方向切割铜铠,露出三同轴电缆;
步骤2.5、用方锉修理铜铠端口的毛刺和飞边;
步骤2.6、使用尖嘴钳,把铜铠端口修饰成向外翻边的喇叭口形状;
步骤2.7、清理掉铜粉;
步骤2.8、校正铜铠;
步骤3、焊接电缆密封支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3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