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缩采样的模态分析及结构冲击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3701.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6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栋;朱强;范志锋;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3M1/12;G01M13/00;G01M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缩 采样 分析 结构 冲击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压缩采样数据的模态分析及结构冲击监测方法,属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压缩采样技术采集冲击载荷信号,然后,再对采集到的冲击载荷信号的压缩采样数据应用奇异值分解法进行模态分析以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最终,采用基于压缩采样数据的信号重构方法,来获取冲击载荷大小及位置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复杂结构通过建模以获取结构模态参数存在的精度问题和多传感器的数据量过于庞大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布置在待测结构上的传感器网络进行冲击监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具有能耗低、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量小,存储和传输的数据丢失少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健康监测,特别是一种基于压缩采样数据的模态分析及结构冲击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材料由于其质轻高强、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铝合金材料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特别是航空领域中的低速冲击对飞行器结构造成了肉眼不可见的损伤,这种损伤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比高速冲击造成的损伤带来危害更大,如果不能在损伤发生初期或飞行器维护过程中及时发现这些微小的损伤,就有可能导致结构发生突发性破坏,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并且随着航空行业对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铝合金材料结构进行结构健康监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对结构冲击监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其主要有超声波检测法、射线检测法、电涡流检测法、声谐振法等无损检测技术。但是这些传统检测技术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缺点:1、难以检测一些不可见、密闭的部件和结构复杂的大型部件的损伤;2、这些方法所使用的设备比较复杂,使用不方便,有较大的局限性,很难做到在服役环境条件下的实时监测,不能满足未来大型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的要求。就任何一结构而言,其所受冲击载荷的大小与冲击损伤程度有着重大的关联,所以对结构进行冲击载荷反演是非常必要的。然后,根据反演结果进一步确定结构损伤程度以估算出结构的剩余寿命、降低结构的维护成本。
而对飞行器来说,如何实时监测冲击以保护飞行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目前已经发明了许多冲击载荷识别的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高精度、实时地识别冲击载荷。大部分方法都是直接将时域内的许多离散点的冲击载荷时间历程作为未知数进行求解,但由于未知参数多,计算量大,很难满足监测的实时性要求。又目前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先进的建模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上。而本发明的是采用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信号处理方法——压缩采样。压缩采样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优势:1、由于结构响应数据信号在频域上大多是窄带信号,具有稀疏性,这恰好满足压缩采样理论中信号本身是稀疏的或在某一变换域是可稀疏表示的条件。2、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所使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无线通信信道不稳定、电源能力有限等因素都可能造成信号数据丢失问题,而压缩采样理论又指出只需少量信号与观测矩阵之间的内积值便可重构出全部原始信号,且内积值又具有均等特性,没有先后顺序之分,没有主次之分,所以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某些内积值也不会影响信号的恢复,进而解决了信号数据丢失问题。因此,压缩采样的优势正好可以解决了在结构冲击载荷反演过程存在数据量过于庞大的问题。
由于在进行结构冲击载荷反演过程中还需要知道结构的模态参数,所以需要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而模态分析又分为理论模态分析和实验模态分析。理论模态分析是通过理论建模来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而实验模态分析是运用数字你信号处理技术获取响应函数,再应用参数识别的方法求得模态参数。而参数识别的方法又分为频域模态参数识别法和时域模态参数识别法。其中频域识别法虽然可以从频响函数曲线上观察到模态的分布及模态参数估计值,具有一定抗噪性,但是实验设备复杂,实验周期长;而时域识别法只需要原始的振动响应信号,不需经过傅里叶变换处理,可以避免信号截断而且还可以对连续运行的设备在线参数识别,时域识别法包括ITD方法、STD法、奇异值分解法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3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虚拟资源推荐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位姿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和可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