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硅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1185.9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杰;袁善菊;刘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83/05;C08L83/06;C08L83/07;C08K3/36;C08K3/04;C08K5/14;C08K5/54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2502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硅胶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硅胶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硅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改性硅胶制品,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组分:硅胶50~70份,白炭黑30~50份,石墨烯材料0.1~5.0份,硅油0.5~5.0份,架桥剂0.2~2.0份。本发明创造性的将石墨烯材料添加到硅胶制品中,各成分协同配合增强,制得的改性硅胶制品具备远红外功能,增加人体微循环,透气性好,使用舒适,并且还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硅胶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逐步添加不同粒径的石墨烯材料,更有利于石墨烯材料在整个改性硅胶制品体系中的分散,分散均一稳定,更容易发挥石墨烯本征的特性,得到的改性硅胶制品性能优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胶制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性硅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胶制品是以硅胶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品,多用于家用电器配件、各种玩具、装饰品、厨房用品、各类游戏机硅胶套、手机硅胶套、MP3、MP4硅胶套系列、硅胶餐具、硅胶表带、硅胶泳帽、婴幼儿奶嘴、硅橡胶导电按键产品、硅胶杂件产品、止滑脚垫、防震垫、密封圈等硅胶制品。
例如,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美容消费品,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对面膜尤其是高端特定功能的面膜需求与日俱增。面膜一般敷贴于面部15~30分钟,待表面的精华液被皮肤吸收后,即可卸下。传统粉末调和、高岭土、无纺布、蚕丝面膜、生物纤维材质的面膜使用十分广泛。
传统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使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出表皮细胞代谢产生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同时面膜中的精华液和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使皮肤变得柔软,自然光亮有弹性。
现有面膜基本为一次性消费品,面膜在使用时,一面与皮肤接触,一面与大气接触,透气性虽然较好,但带来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水分及养分的挥发加快,面膜表面的温度散失过,不利于皮肤表面的新陈代谢,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代谢废物的排出。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硅胶制品,该制品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发射性能,促进人体微循环,并且透气性好,使用舒适,并且还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改性硅胶制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逐步添加不同粒径的石墨烯材料,使得石墨烯材料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改性硅胶制品中,更有利于石墨烯材料在整个改性硅胶制品体系中的分散,分散均一稳定,更容易发挥石墨烯本征的特性,得到的改性硅胶制品性能优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硅胶制品,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组分:硅胶50~70份,白炭黑30~50份,石墨烯材料0.1~5.0份,硅油0.5~5.0份,架桥剂0.2~2.0份。
本发明创造性的将石墨烯材料添加到硅胶制品中,各成分协同配合增强,制得的改性硅胶制品具备较高的远红外功能,增加人体微循环,透气性好,使用舒适,并且还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增强各成分之间的协同增强效果,制得的改性硅胶制品性能佳,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组分:硅胶50~65份,白炭黑35~45份,石墨烯材料0.5~4.0份,硅油1~4份,架桥剂0.5~1.5份。
更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含有以下组分:硅胶55~60份,白炭黑38~42份,石墨烯材料1~3份,硅油1.5~2.5份,架桥剂1~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材料包括粒径小于1μm的石墨烯材料和粒径1-10μm的石墨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1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