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1180.6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搜集、存储和共享变得简单、快速和高效,给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智能终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承载了人们众多的隐私信息和安全数据,因而如何高效保护重要信息不被未授权访问、且保证用户访问方便快捷变得尤为重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人员基于指纹稳定、安全、唯一、无需记忆的特点设计出了指纹识别技术,并将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上,对智能终端中存储的数据和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加锁,从而实现保护重要信息不被未授权访问、且保证用户访问方便快捷的目的。
目前终端中的指纹识别技术主要集成在终端的背面(后置指纹)和正面home键(前置home键指纹),后置指纹和前置home键指纹在功能上虽然能够达到对终端加锁和保护重要信息的目的,但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在检测到手指按压home键后采集指纹图像,无论采集的指纹图像质量如何均盲目进行指纹图像认证匹配,识别率较低,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指纹识别方案中存在的识别率较低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指纹识别区域采集指纹图像;
判断所述指纹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
若所述指纹图像中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指纹识别区域采集指纹图像;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指纹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
第一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在采集到指纹图像后,并非盲目进行指纹图像匹配,而是判断指纹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能够提高指纹图像的质量,进而提升指纹识别率,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指纹识别区域采集指纹图像。
具体地,在指纹认证界面开启状态下,当终端检测到手指按压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时,采集指纹图像。指纹认证界面可以为终端的解锁界面,也可以为应用程序解锁界面。
步骤102:判断指纹图像中是否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
其中,预设类型的像素点可以是与按压在指纹识别区域上的手指上的污渍对应的像素点,也可以是与指纹识别区域上的污渍对应的像素点,其具体的形态可以是水泡、气泡等。
当指纹图像中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时,表示按压在指纹识别区域上的手指上有污渍,或者指纹识别区域上有污渍。
步骤103:若指纹图像中存在预设类型的像素点,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1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特征的自适应压缩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