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深化设计的塔吊锚固节点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0613.6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婷婷;张应杰;张弛;徐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锚固孔 塔吊 支腿 垂直对应 锚固节点 锚固结构 钢筋 钻取 施工 三维建模 设置参数 出图 锚头 排布 预埋 穿过 节约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深化设计的塔吊锚固节点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塔吊的设置参数;基于BIM技术以及获取的参数进行三维建模;对塔吊进行优化排布并确定最佳的锚固结构;确定的锚固结构编辑出图,用以指导现场实际施工;在确定的固定塔吊支腿钢筋预埋的深度处设置下锚固定板并在下锚固定板上钻取锚固孔,该锚固孔与步骤3确定的锚固孔数量相同;在地面上设置与下锚固定板垂直对应的上锚固定板,上锚固定板上钻取与下锚固定板垂直对应的锚固孔;确定的塔吊支腿与锚固孔的布局,安装塔吊支腿;将步骤3确定类型的钢筋穿过所述上锚固定板和下锚固定板上的锚固孔;使用锚头将钢筋固定在锚固孔内。本发明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BIM深化设计的塔吊锚固节点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塔吊已被广泛的应用到桥梁施工领域,尤其适用于百米以上桥梁高墩的施工使用,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塔吊的运行安全,塔吊必须要有可靠的基础来固定,因而塔吊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倾覆能力等。
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塔吊锚固节点设计过程中,现有技术不仅忽略了对诸多参数综合的考虑,造成设计的不精确,而且现有的塔吊都是利用几十方到上百方的钢筋混凝土作为固定基础,将塔吊支腿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塔吊用完后还需凿开钢筋混凝土将埋在里面的固定支腿开凿出来,然后将混凝土全部拆除清运,此种方式不仅造成混凝土的极大浪费,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环境污染,而且要耗费大量工时,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深化设计的塔吊锚固节点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
1)获取塔吊的设置参数,所述参数至少包括:塔身截面、塔身重量、最大自由高度、起升速度、变幅速度、回转速度、顶升速度、施工现场的地质参数;
2)基于BIM技术以及获取的参数进行三维建模;
3)按照深化设计的原则对塔吊进行优化排布并确定最佳的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固孔的数量、塔吊支腿与锚固孔的布局、固定塔吊支腿钢筋预埋的深度和钢筋类型;
4)根据步骤3确定的锚固结构编辑出图,用以指导现场实际施工;
5)在确定的所述固定塔吊支腿钢筋预埋的深度处设置下锚固定板并在所述下锚固定板上钻取锚固孔,该锚固孔与步骤3确定的锚固孔数量相同;
6)在地面上设置与下锚固定板垂直对应的上锚固定板,所述上锚固定板上钻取与所述下锚固定板垂直对应的锚固孔;
7)按照步骤3确定的塔吊支腿与锚固孔的布局,安装所述塔吊支腿;
8)将步骤3确定类型的钢筋穿过所述上锚固定板和下锚固定板上的锚固孔;
9)使用锚头将钢筋固定在锚固孔内。
优选方案是:所述钢筋为精轧螺纹钢筋。
优选方案是:所述上锚固定板和下锚固定板为方形。
优选方案是:锚固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锚固定板和下锚固定板的4个角上。
优选方案是:所述塔吊支腿设置在所述上锚固定板的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0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