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绿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9406.9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丁世彬;高丽云;王喆;李海斌;于鹏鑫;吴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61K31/715;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肥 功能 绿茶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绿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此外还有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水肿、痛风等。目前最有效的减肥方式是加强运动的同时控制饮食,这样减肥最安全有效,但是难以坚持,而且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效果,因此为了能尽快瘦下来,很多人选择吃减肥药,喝减肥茶,蒸桑拿等,此类方法见效快,但是减掉的大部分是体内的水分,不能长期使用,一旦停止体重反而会反弹,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绿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成分均从植物中提炼,不含有药物成分,食用安全,副作用小,且减肥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绿茶多酚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绿茶多酚695份、枸杞多糖185份、维生素C 35份、麦芽糊精30份、甘露醇35份。
上述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绿茶多酚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份称取绿茶多酚595份、枸杞多糖205份、维生素C 40份、麦芽糊精30份、甘露醇3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按比例灌装成胶囊,包装即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有效成分均从植物中提炼,不含有药物成分,食用安全,副作用小,且减肥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绿茶多酚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绿茶多酚595份、枸杞多糖205份、维生素C 40份、麦芽糊精30份、甘露醇3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按比例灌装成胶囊,包装即得。
受试物:上述所得的绿茶多酚组合物,浅褐色粉末,胶囊封装,成人推荐量6粒/d。按成人60kg体重计,即30mg/kg.bw。实验时将绿茶多酚组合物用去离子水配成不同剂量的应用液灌胃。
试验动物:清洁级Wistar种雄性大鼠70只(体重180~21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合格证号为SCXK(京)2012-0005号。
剂量选择和配制:大鼠减肥功能实验设三个剂量组:1倍人体摄入量(30mg/Kg.bw)组、5倍人体摄入量(150mg/Kg.bw)组、10倍人体摄入量(300mg/Kg.bw)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对照组均以蒸馏水灌胃。
主要仪器与试剂:动物天平,动物解剖器械,戊巴比妥钠等。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用预防性肥胖动物模型
全部Wistar大鼠于SPF级环境下喂饲普通饲料并观察一周。适应期结束后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10只大鼠给予普通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60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高能量)。每周记录给食量、撒食量、剩食量,称量体重1次。喂养2周后,给予高脂饲料的60只大鼠按体重增重排序,淘汰体重增重较低的1/3(20只)肥胖抵抗大鼠。将筛选出的40只肥胖敏感大鼠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之后再继续给予高脂饲料6周,空白对照组同时给予普通饲料。三个剂量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绿茶多酚组合物,肥胖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连续6周给予大鼠绿茶多酚组合物。实验期间,全部大鼠自由饮用去离子水,自由进食;每周测1次大鼠体重,并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绿茶多酚组合物的灌胃量。于末次给予大鼠绿茶多酚组合物或去离子水24小时后,称体重,1%戊巴比妥钠(0.5ml/100g BW)麻醉,解剖取肾周围脂肪、睾丸周围脂肪,并称重,计算脂肪重量/体重的比值。
观察指标:
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总热量摄入、食物利用率、体内脂肪重量、脂肪重量/体重的比值。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
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1)实验前后各实验组小鼠的体重及体重增重结果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9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