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及其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9044.3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岳;岳志刚;杨童奥;邵西群;宋兴超;刘琳玲;杨福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06;C12Q1/6844;C12N15/11;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116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貂 行为 诊断 基因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采用尾分析法对健康水貂和自咬行为水貂基因组DNA池进行RAPD扩增筛选随机引物,获得健康水貂和自咬行为水貂基因池中差异标记基因;回收、克隆随机引物A10的RAPD特异标记片段,经测序后获得该片段的全序列;所测的SA10‑1000基因序列的长度为959bp,将所测序列通过GenBank中的Blast序列比较分析,从比较结果得知,所测的SA10‑959扩增序列与犬属布氏杆菌的同源性达73%。通过GenBank中的Blast序列比较分析,从比较结果得知,所测的SA10‑959扩增序列与犬属布氏杆菌的同源性达73%。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且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其适合于临床的快速诊断和牧区、村镇等流行病学调查大规模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进一步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诊断基因设计自咬行为个体特异性的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引物,可用于快速诊断水貂群体中的自咬行为个体的检测方法,属于鼬科动物疾病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咬行为(self-biting behavior,SB)是一种发生机理未明的异常行为。行为学家将其定义为有意、直接伤害自体组织的行为模式,多见于笼养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和患有精神性疾病或智力障碍、痴呆的病人。毛皮动物的自咬症是指水貂和狐狸等肉食性毛皮动物的一种以反复咬伤身体后躯和尾部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是毛皮动物养殖业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毛皮动物饲养大国均有该病发生,发病率约为5~20%。丹麦报道的发病率为20%。全世界每年仅水貂皮的生产量约为3 000~3 500万张,由于自咬症导致的等级下降的皮张在200~300万张,每年给世界毛皮动物饲养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1967~1970年已有水貂自咬症发病的报道。国内每年水貂自咬症的发病率约为5~10%。因此对水貂自咬行为的动态监测、诊断并及时治疗对预防和彻底根除该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对于水貂自咬行为的检测方法多为PCR扩增、RAPD和SCAR检测方法。但以上方法存在重复性和稳定性差,以及操作复杂不利于现场推广等问题。因此,选择高特异性的抗原,建立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水貂自咬行为诊断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采用尾分析法对健康水貂和自咬行为水貂基因组DNA池进行RAPD扩增筛选随机引物,获得健康水貂和自咬行为水貂基因池中差异标记基因。回收、克隆随机引物A10的RAPD特异标记片段,经测序后获得该片段的全序列。所测的SA10-1000基因序列的长度为959bp,将所测序列通过GenBank中的Blast序列比较分析,从比较结果得知,所测的SA10-959扩增序列与犬属布氏杆菌的同源性达7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如SQY NO:1所示。
本发明所述一种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基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从采取健康水貂和自咬症水貂肌肉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分别组成基因池用于RAPD扩增;
随机引物序列如下:
A10引物序列GTGATCGCAG;
将随机引物A10对健康和自咬水貂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发现该引物在自咬水貂基因组中扩增到1条特异性条带 ;回收、克隆随机引物的RAPD特异标记片段,经测序后获得该片段的全序列;
所测基因序列的长度为959bp(图1),并命名为SA10-959,将所测序列通过GenBank中的Blast序列比较分析,从比较结果得知,所测的基因序列与犬属布氏杆菌的同源性达73%;SA10-959特异标记片段的全序列如 SQY NO:1 所示。
本发明水貂自咬行为诊断基因诊断水貂群体中的自咬行为个体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9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带宽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