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钢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熔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8791.5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兵;鲜其祥;许顺;刘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12 | 分类号: | C22C33/12;C22C37/04;C22C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23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炼 球化处理工艺 球墨铸铁件 废钢熔炼 普碳钢 增碳剂 废钢 钢铁铸造行业 高温熔炼 工艺过程 汽车钢板 取样分析 破碎料 压块料 孕育剂 铁水 出铁 除渣 镁球 增碳 废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钢铁铸造行业,具体为一种废钢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熔炼方法,包括废钢熔炼、球化处理工艺,所述废钢熔炼工艺过程是:在炉底加入普碳钢和增碳剂采用大功率高温熔炼,边熔炼边加入普碳钢和增碳剂,熔炼后期加入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除渣,增碳过程完毕后加入孕育剂熔炼,取样分析,调整C、Si含量,出铁;所述球化处理工艺是:将铁水进行喷镁球化。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成本低、质量好、废品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钢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行业面临着炉料价格快速上涨,尤其是生铁价格不断攀升的现实。随着钢铁价格的持续攀升,铸造生铁价格也越来越高。生铁的超高价格和质量上的参差不齐,不仅使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成本上升,质量上也大受影响,因此探求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势在必行。
传统用电炉熔炼废钢加增碳剂生产球墨铸铁时,获得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主要存在金属液在凝固结晶时自发晶核少,铁液过冷度大,石墨化能力差和铸件硬度高的问题。传统的大功率高温熔炼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铁液中的碳含量达到一量时,再提高铁液含碳量就非常困难了;二是在熔炼后期加入废钢,炉内金属液飞溅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钢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熔炼方法。本发明选用大功率高温熔炼废钢和增碳剂、除渣循环的顺序解决了金属液在凝固结晶时自发晶核少、铁液过冷度大、墨化能力差和铸件硬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废钢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熔炼方法,包括废钢熔炼、球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钢熔炼工艺过程是:在炉底加入普碳钢和增碳剂采用大功率高温熔炼,边熔炼边加入普碳钢和增碳剂,熔炼后期加入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在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加入前,将增碳剂加入到60-70%,加入50%的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后关闭电源消除炉内液面的驼峰,静置5-10min使液面平稳,除去炉内液面中心聚集的熔渣,熔渣清除干净后加增碳剂,启动电源大功率高温熔炼,增碳过程完毕后加入孕育剂熔炼,取样分析,调整C、Si含量,出铁;所述球化处理工艺过程是:将铁水升温至1430-1470℃进行喷镁球化。
进一步地,所述废钢为普碳钢、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普碳钢为60-80%,其余为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废钢中Mn≤0.6%、S≤0.04%、P≤0.08%,元素成分参见表1,组成为生铁10%-30%、普碳钢和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70%-90%。第一次熔炼加入40%-60%废钢,之后每次熔炼加入20%-30%废钢,废钢熔炼过程后期加入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加入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后炉内金属液飞溅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优化了熔炼工艺。即先加入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边熔化边往外除渣,在使用汽车破碎料即“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时要做好验收工作,避免有害元素夹杂在其中,在各种废钢中严查封闭件,封闭件加入炉中容易放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表1废钢元素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增碳剂为石墨,其中固定碳含量>98%、硫≤0.05%、水分≤0.03%。由于石墨粒度分布对增碳速度及增碳效果影响很大,过大将难以熔化,过小又会漂浮于炉渣中。通过长期试验得出,以粒度分布在0.5-5mm范围内的石墨最好。每次熔炼加入20%-30%增碳剂,防止增碳剂堆积形成高温层,边熔炼边加入废钢和增碳剂。在这段时间内为提高增碳剂的吸收率,消除铁液中的遗传性,需要采用大功率高温熔炼。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含渣量较多,在熔炼过程中需除渣,增碳剂不与汽车钢板的破碎料和压块料混合熔炼;当废钢熔炼完毕彻底除渣后,留下8%-12%增碳剂用于调节铁水的C至3.6-4.0%,其余增碳剂全部加入熔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洁的气液双燃料双旋流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