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8470.5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明;曾华;柯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信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8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型芯 交叉 定位 顺序 复位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包括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皆安装在动模内,第一行位组中第一型芯的内端与第二行位组中第二型芯的内端垂直相交。由于本发明包括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两个行位组皆主要由型芯、滑块、斜导柱、锁紧楔等部件组成,斜导柱驱动滑块动作,通过控制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动作顺序,可顺序复位和顺序开模、防止撞模,具有结构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动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应用非常广泛。在塑料制品注塑成型中,由于某些塑料制品的内部有内孔,需要进行侧抽芯。对于具有孔径很长且很小的产品,需要进行侧抽芯时,由于型芯直径很小,在注塑时容易变形、抖动等问题,本发明采用第一根型芯插入第二根型芯中的结构来有效固定型芯,这样就要求模具结构上又要考虑滑块抽芯的先后顺序。传统的结构是用油缸来完成的,但油缸结构皆为复杂,在模具安装调试时就很繁琐,而且动作不可靠,模具外形累赘,成本也高。
故我们研发了这种结构,本结构简单,空间小,动作可靠,而且成本低。适用于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动作稳定可靠的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双型芯交叉定位顺序复位模具,包括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
所述的第一行位组包括第一型芯、第一滑块、第一斜导柱、第一锁紧楔;所述的第一型芯的内端具有一个凹槽,第一型芯的外端固定在第一滑块内端,第一滑块滑接在动模内,第一滑块的外端与第一锁紧楔顶靠,第一斜导柱活动穿置在第一滑块中部的斜导柱孔内;所述的第一锁紧楔包括楔体、复位弹簧、弹顶块,所述的楔体具有一端敞开的内腔,复位弹簧、弹顶块依次间隙套置在楔体的内腔中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弹顶块内端和楔体内腔的底面上,弹顶块的外端伸出楔体内腔的敞开端且顶靠在第一滑块的外端;
所述的第二行位组包括第二型芯、第二滑块、第二斜导柱、第二锁紧楔;所述的第二型芯的内端与第一型芯的内端垂直相交且卡置在第一型芯内端的凹槽内,第二型芯的外端固定在第二滑块内端,第二滑块滑接在动模内,第二滑块的外端与第二锁紧楔顶靠,第二斜导柱活动穿置在第二滑块中部的斜导柱孔内;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移动轨迹垂直相交。
所述的第一滑块的外端具有一斜面,第一锁紧楔上的楔体内端和弹顶块内端皆为斜面,楔体内端和弹顶块内端的斜面与第一滑块外端的斜面顶靠。
所述的第二滑块的外端具有一斜面,第二锁紧楔的内端为斜面,第二锁紧楔内端斜面与第二滑块外端的斜面顶靠。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包括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两个行位组皆主要由型芯、滑块、斜导柱、锁紧楔等部件组成,斜导柱驱动滑块动作,通过控制 第一行位组和第二行位组动作顺序,可顺序复位和顺序开模、防止撞模,具有结构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动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4A、图4B是本发明第一锁紧楔轴测图和剖视图;
图5A、图5B是本发明第二锁紧楔轴测图和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在模具中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锁紧楔安装在模具中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信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信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药材集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烘干筛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