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立柱竖直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8044.1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日;肖侃;张无畏;施智;宋建平;陆璐;夏旖琪;兰素恋;李侑军;吴育後;李振;谭毅;蒙治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宁市交通运输局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C15/10 |
代理公司: | 11279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岳锋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立柱 竖直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立柱竖直度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一,把两个直径测量框套设于锥形立柱上,直径测量框的每边的中点与锥形立柱的表面接触;两个直径测量框的其中一侧的边各与一个横梁的一端连接;二,在上横梁标记o1点,下横梁标记o2点,o1和o2与对应的横梁的与直径测量框连接的端部的距离相等;三,把铅垂线固定在上横梁的一个c1点,其下端挂一尖锥;把设有圆形刻度线的刻度盘水平且圆心与一个c2点对正地安装在下横梁,c1与o1的距离与c2与o2的距离之比等于下方直径测量框的边长与上方直径测量框的边长之比;四,由尖锥指向的圆形刻度线和两直径测量框的距离得到锥形立柱的竖直度。本发明通过一次测量便能准确地得到锥形立柱的竖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形立柱竖直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对于交通标志牌立柱竖直度的允许偏差为±3mm/m。目前,对交通标志牌立柱竖直度的常用检测工具有直尺、水平尺或经纬仪。这些工具在对圆柱形立柱的竖直度进行检测时十分方便和准确,但是对直径自下至上逐渐减小的锥形立柱的竖直度进行检测时以对锥形立柱的安装质量进行评定时,采用现有的这些工具需要进行多次变换测量方向和多次测量,每次测量的基准难以保证统一,从而容易导致测量的竖直度结果不准确。随着锥形立柱在道路交通标志中运用越来较广泛,现有的测量工具显然无法满足对锥形立柱的使用需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锥形立柱竖直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测量工具在对锥形立柱的竖直度进行检测时容易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形立柱竖直度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步骤一,把两个呈正方形状的直径测量框上下分布地固定套设于锥形立柱上,下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的边长大于上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的边长,下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的四个边各与一个上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的边平行,每个所述直径测量框的每个边的中点与锥形立柱的表面接触;两个所述直径测量框的其中一侧的边的中点各与一个横梁的一端连接,每个所述横梁平行于与其连接的所述直径测量框所在的平面,且当两个所述直径测量框相互平行时,两个所述横梁也相互平行;步骤二,在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梁上标记一个o1点,并在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梁上标记一个o2点,上方的所述横梁与上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进行连接的端部和o1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下方的所述横梁与下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进行连接的端部和o2点之间的距离;步骤三,把一个铅垂线的上端固定在上方的所述横梁的一个c1点上,并在所述铅垂线的下端挂设一尖锥;把一个设置有若干个同心分布的圆形刻度线的刻度盘水平地安装在下方的所述横梁上,并使刻度盘的圆形刻度线的圆心与下方的所述横梁的一个c2点对正,c1点和c2点位于o1点与o2点所在的直线的相同的一侧;c1点与o1点之间的距离与c2点与o2点之间的距离之比等于下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的边长与上方的所述直径测量框的边长之比;以及步骤四,等到铅垂线不再偏摆时,通过尖锥指向的所述刻度盘上的所述圆形刻度线和两个所述直径测量框之间的距离来得到锥形立柱的竖直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一中,两个所述直径测量框的大小均能够调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一中,使两个所述直径测量框之间的距离为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未经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茶叶烘房
- 下一篇:一种茶叶调温除湿萎凋装置